第5部分(第2/4 頁)
肋至與肩平,向左右分開,側平舉如鳥張翼,掌心漸轉向下。兩眼隨呼氣之勢盡力瞪圓。呼氣盡吸氣時,屈臂,兩手掄圓經面前、胸腹前緩緩下落,過丹田,垂於體側。再進行第2次吐字,如此動作6次為1遍,做1次調息。
4。呵字保健
兩腳平行,足大趾輕輕點地,兩臂隨吸氣上舉,兩手掌心向裡由小腹前抬起,經體前至胸部兩乳中間位置向外翻掌,雙手腕交叉,上託至頭頂部。呼氣念“呵”字,兩膝微屈,翻轉手心向面部,經面前、胸腹緩緩下按。呼氣盡吸氣時,兩手下按至小腹,垂於體側,全身放鬆。再行第2次吐字,如此動作6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5。呼字保健
兩臂上提,掌心相對,吸氣;擰腰向左,兩手為拳下落,右拳貼於中脘,左拳置於左肋。呼氣念“呼”字,足大趾先輕輕點地,擰腰轉正,兩手然後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臍部,左手外旋上託至頭頂,同時右手內旋下按至小腹前。 。。
三、如何吐字(2)
呼氣盡吸氣時,左臂內旋變為掌心向裡,從面前下落,同時右臂迴旋掌心向裡上穿,兩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裡,兩手內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於體側。再以同樣要領,右手上託,左手下按,做第2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6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6。呬字保健
兩腳平行,膝微屈,上體微前傾,兩手從小腹前上擎,掌心斜向上,至兩乳平。呼氣念“呬”,兩臂外旋,逐漸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作託舉狀,距額約1~2拳。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再行第2次吐字,如此動作6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7.吹字保健
兩腳並立,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兩臂自體側隨吸氣繞長強、腎俞穴向前劃弧,並經體前上抬至胸前與鎖骨平,指尖相對成抱球狀。呼氣時念“吹”字,雙手腕交叉,屈膝身體下蹲,兩臂抱球隨之緩緩下落,雙手落於膝蓋上部,雙肘抱膝。下蹲時身體要盡力保持正直。呼氣盡,隨吸氣之勢慢慢站起,兩臂自然下落垂於身體兩側。如此動作6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8.嘻字保健
兩腳分立,與肩同寬,腹式呼吸,全身放鬆。呼氣念“嘻”字,面帶有喜笑自得之貌,足五趾點地。兩手自體側抬起如捧物狀,過腹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並向頭部託舉,兩手心轉向上,指尖相對。呼氣盡,隨吸氣之勢五指分開,由頭部循身體兩側緩緩落下。如此交替共做6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以上吐字保健方法可以靈活運用。既可以按順序練習六個字,也可以針對某一內臟病患專練一個或兩個字;既可以長期堅持連續練習六個字,又可以按季節單獨練某一個字;還可根據個人身體條件和病情疾患的虛實需要進行補瀉。病屬寒證者主練“吹”字訣,屬熱證者主練“呵”字訣為宜。
吐字是按照中醫養生補瀉的原理,順經絡走向而運用的,即“隨而濟之”,可疏通經絡,順經領氣;調暢氣血、改善氣機、培補正氣。
吐字時松靜站立,周身放鬆,大腦入靜,人體神經系統得到自然調整,從而使人體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人體氣血的執行和臟腑機能的恢復,使結者得解,瘀者得通,氣虧者得補,精失者得還。如練功時的舌抵上顎和收腹提肛動作,有助於百脈得理,氣機暢行,濡養器官組織。
吐字時應注意什麼?
◎ 吐字全部字訣均採用順腹式呼吸,先吐後吸,吐吸均要輕緩,且長短相等。
◎ 讀字時一定要發出聲來,以引導不同的氣息撥出。呼氣同時收腹、提肛、縮腎、斂臀,體重移至足跟;吸氣時小腹自然隆起,舌尖頂上顎,做到呼有意、吸無意。用鼻緩慢長吸氣後,再用嘴讀下個字訣吐氣。
◎ 吐字的順序應按傳統中醫五行配五臟的“噓、呵、呼、呬、吹、嘻”順序進行,注意按季節鍛鍊身體。它影響著病情的好轉或是加重,不宜變更顛倒。肝屬木,木旺於春,四季以春為首,所以先練噓字功,是因應天時,收效較快。木能生火,心屬火,練呵字可以補心氣。再煉呼字補脾,脾屬土,為火所生。呼字練完,可以練呬字功,呬能補肺氣。肺屬金,為脾土所生。練完呬字功,再練吹字,吹能補腎氣,腎屬水,為肺金所生。吹字練完,五臟之氣都得到補養。三焦主氣,再加嘻字功,導引行氣則全身之氣血通調而疾病不生。
◎ 對於年老體弱不便持久站立者,也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