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病況發生。而這樣的錯位、變形,又壓迫了某些神經,導致了全身臟腑器官或四肢的疾病。
◎ 什麼是俞穴 俞穴也叫“ 腧穴” 或“ 輸穴”。即廣泛地指穴的總稱,也即穴的別名。《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注為俞”。也就是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 漸淮集輸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樣。全身十二經各有一個俞穴,又稱“十二俞穴”。 肺 … 太淵 ;大腸 … 三間 心包 …… 大陵;三焦 … 中渚 心 … 神門;小腸 … 後溪 脾 … 太白;胃 … 陷谷 肝 … 太沖;膽 … (足)臨泣 腎 … 太溪;膀胱 … 束骨
推背既可以防治這些區域性疾病,也可以根據陰陽平衡原則來防治全身疾病。因此操作時用力要深透,無論是點、按、按摩,還是拍打、叩擊,都要均勻有力、有序,不能或輕或重,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以免影響療效。操作時對於疾病病程較長的患者,其背部的推背療法可稍微強一點,動作幅度可稍大。
二、哪些人適合推背
由於肩挑手提,在日常生活中肩背部往往承受很大壓力。因此背部產生的疾病及不適較多,對人們生活工作的影響也較大。背部疾病的種類,大多都可以採用推背療法進行治療。
椎間盤長期受壓
一些人因工作性質經常呈特殊姿勢,脊柱因此發生側彎,這也造成了椎間盤組織的變性。這種變性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從事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極有可能造成突然的外傷。主要為腰背部及臀部疼痛,活動時加重,還可能擴散到大腿及膝關節的下部。這是因為股內收肌由腰神經支配,當腰神經受到刺激時,引起肌肉緊張和痙攣的緣故。
慢性的勞損
慢性勞損者,可能有過多長期彎腰工作的歷史。開始發病時,出現區域性的酸困不適,逐漸發展到疼痛。檢查時,可以觸控到肥大而質硬的棘突和呈片狀、條索狀的病變組織。
人體衰老變化
46~60歲的中老年人肩關節周圍組織逐漸出現退行性病變。在這個年紀可能會有莫名原因的肩部疼痛。遇到輕微的外力,或遇風、寒、溼等,特別是肩關節在活動中的各種機械磨損,常引起肩關節和其周圍組織變性,使肩部常呈持續性鈍痛。在急性期,肩部可能出現劇烈的疼痛。雖然疼痛範圍模糊不清,但在肩部活動時疼痛加重,必須及時治療。
項背部痠痛
長期伏案工作或看電視、閱讀等姿勢使肩胛部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或運動不慎使肩肌拉傷,若處理不當可導致項背部痠痛。長期肩胛部(肩胛部位於頸部兩側,主要作用是上提肩胛骨)勞損會導致頸椎失穩進而出現頸椎病。表現為項背部痠痛,往往遇到低頭作業或天氣變化痠痛加重,活動後減輕。有的時候看到有些人像烏龜一樣縮頭,其實就是為了緩解肩胛疼痛的下意識動作。
三、如何推背
一般來說,推背療法是指用手或肢體的其他部位,按各種特定的技巧動作,在背部操作的一種按摩治病方法。推時,手法要持久、有力、均勻、柔和,從而達到“深透”。也就是說,手法要按要求持續運用一定時間,根據病者的具體情況用一定的力量,動作要有節律性,不要時快時慢。用力不可時重時輕,動作要輕而不浮、重而不滯。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掌握好各種手法。推背的手法基本涵蓋了按摩的所有手法,下面我們介紹幾種最常使用也最容易掌握的手法。
按法
拇指伸直,其餘四指自然彎曲,食指與拇指相靠,以助拇指用力。用前臂的力量,逐漸向下按壓,用力由輕而重,使刺激充分深透到機體組織深部後,逐漸減輕壓力,再重複以上按壓過程。如果要增加按壓力量,可將另一手拇指重疊於指間關節上,兩指協同向下按壓(疊指法)。此法能刺激經穴,通經導滯,治療各種疼痛及閉阻病證。
點法
如果想要得到比按法更強的穴位刺激,則可減小按壓時接觸面積,而成為點法。中指點,則拇指、中指自然伸直,拇指置中指掌側,食指置中指背側,挾持中指助力,然後利用腕、肘、肩關節力量,以中指指端點按穴位,使刺激深入組織深部,然後將手指抬起。此法能阻斷邪氣,到達經絡穴位深處,用於治療各種內臟及內腔瘀血不通所致的病證。
揉法
手握空拳,以屈曲的拇指指間關節點以360度順時針點揉穴位。或手握空拳,用拇指尺緣抵住食指指甲,然後以屈曲的指間關節點,以360度順時針點揉穴位為補法,逆時針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