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頁)
然界很多黏土都能達到製陶的要求。
在部落附近,陳衍很容易找到了能夠製陶的黏土。
接下來就是動手做了。
製陶分為手製模製和輪制。
由於陳衍沒有陶輪,模具敷泥法制作工序繁複,陳衍只能採用最原始的手製的方法制陶。
手製又可分為捏塑法、泥片貼築法、泥條築成法。
捏塑法其實就是捏泥巴,捏好一個造型放在窯裡燒,。。。。。。。
中國陶瓷史上,使用最為廣泛、時間最為長久的陶坯成型技術就是泥條築成法,陳衍現在製陶方法就使用泥條築成法。
首先把陶土淘成可用淘泥,然後,將泥料搓成泥條,接下來將泥條一根接一根地連線起來,呈螺旋式築成坯體。
陶坯製成後,陳衍還要修整,用骨片刮削掉多餘的泥料,或用石片墊在內壁,用以調整器物的曲線,或用手增補泥料,進行加工,使陶胎達到最佳形狀,使其陶器外輪廓線美,形象美,各部位間的比例協調。
造型完成之後,陳衍要對陶胎進行拍打滾壓,使泥條相互黏合得更加緊密牢固。
非常簡單,學一遍就可以學會,如果要燒出精美的陶器,只能熟能生巧,再加一些藝術細胞。
花了一天時間,做了兩個陶鍋,12個陶碗,1個燒熱水用的陶罐,1個煮食食物的陶鬲等陶胚。
陳衍又花了半天時間,砌了一個燒陶的窯,將陶胚放在窯裡燒,大約過了3個小時左右,陶器成型了。
碎了兩個碗,其它陶器都是完整的。
從此,陳衍在煮食食物,燒熱水,吃飯,盛水,等在原始生活中用更方便的陶器取代了切割的石制器具。
陳衍燒陶的時候,阿亞就在一旁邊學習,陳衍也悉心指點他,花了一個星期時間,阿亞向陳衍學到了燒陶的方法。其實,燒陶沒有多複雜。
。。。。。。
“在原始部落生活的第61天日常直播,。。。。。。”
陳衍教會了阿亞編織漁網捕魚,。。。。。。。
。。。。。。來到薩科部落的第70天,。。。。。。。
陳衍教會了阿亞各種在叢林設定陷阱捕獵的方法。
來到薩科部落的第81天,。。。。。。。
陳衍教會了阿亞馴化野豬。
來到薩科部落的第90天。
陳衍教會阿亞在礦鹽中提純精鹽。
整個薩科部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衍來到薩科部落的時候,薩科人居住的房屋是用木架,泥巴,茅草搭建的茅草屋,現在茅草屋全部不見了,取而代之是的木製的房屋,堅固,結實,曖和,遮風擋雨,。。。。。。。
阿亞將燒陶的技術傳給了部落所有人,每個木屋裡都會擺放著一些生活陶器,和桌子,凳子,木床等傢俱。
薩科部落的食物也變得更加精細,陶罐裡煮著肉,在陶鍋裡煎著魚,陳衍教會了阿亞從動物的脂肪中以及一些油性的植物中榨油,有了油,煎,炒,油榨等烹飪成為可行,烹飪的方式有很多選擇,食物變得更加精細美味,營養健康。
陳衍帶給薩科部落最大的改變是習慣的改變,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
阿亞超過他的父親阿里酋長,成為薩科部落最有威望的人。
…
在薩科部落的三個多月,陳衍學會了薩科人的語言,文字。
陳衍進入這片叢林的目地已經達到了。
陳衍準備離開薩科部落了。
聽到陳衍準備離開了,阿亞想帶陳衍去一個地方。
…(未完待續。。)
第152節 種植香料
陳衍關掉直播。
陳衍的叢林直播全世界收看人數最多時超過6000萬,直播畫面素材剪輯出來的網站影片,電視節目在全世界47個國家播出,總收視人數超過8億7000萬,給陳衍帶來的廣告費,影片,節目版權費達到26。7億美元,這些紀錄記載入了吉尼斯世界大全。
陳衍離開了薩科部落,跳入青尼羅河中,七彩泡泡包裹陳衍,沿著河流順流而下。
。。。。。。
7月3日。
陳衍回到拜努科。
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處理了王國的事情。
然後,再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打理稻花村農莊。
籬笆有些破了,修補了籬笆,池塘裡的水草太多了,造成水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