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思認定,最後外公也只能妥協。
只是母親的執著最終卻是變成了鑽牛角尖,外公那時一直說母親是倔驢,固執的不行。現在母親和父親分開,保不定也成了有些人眼中的笑話。
也許可以說母親偏執,但是其實執著和固執,究竟區別在哪裡呢?
一個人永不放棄的做一件事情,最後善了,別人就會給予執著的評價,但是如果結果差強人意,就會冠上固執的名頭。
為何?只是結果不同罷了,卻是如此褒貶不一。
回到學校,我先打掃了一下屋子,一個月未住人,桌子上也是積了一層薄灰。
保姆我已經自作主張的辭退了,父親應該早就知曉,只是也並沒有說什麼。
整理妥當之後,我才給範東璃打了一個電話。其實整個假期,我也並沒有怎麼和他聯絡。
在上個學期結束的末期,他正準備副教授的申請,我那時才知他學歷已達博士。我知這一個月他會很忙,各種關係疏通,資料整理,評審認定。
通了電話沒多久,手機就又響了,範東璃讓我現在下來,他車子已經開到我小區樓下了。
我們最後是到市區吃的飯,他知道我喜歡吃火鍋,最後選的是澳門豆撈。
回來已經下午一點多,我看他好像不急不忙的樣子,就留他在我的住宿小坐。
去年的茶葉還有些,我泡了兩杯大麥茶。
他看著沙發旁大包小包的幾袋東西,挑了挑眉。
“那是我爸我媽分別讓我帶的。”我有些無奈的說道。
“你應該打電話給我。”他拉我坐在沙發上。
“沒關係,打的也很快,我怕你忙嘛。”
他拍拍我的頭,“已經基本上定下來了。”
“嗯?”我眨眨眼睛,“評審過了嗎?”
“要等開學才開始評,不過也算是審過了。”他沒多說什麼,只是一語帶過。
我知中國的教授評定基本上都是重科研輕教學,有些教學經驗、教學質量並未達到了教授檔次的老師大有人在。
我並非抨擊,只是就事論事。中國就是一個關係國家,雖然學校對於社會而言,相對純淨度要高,但是有人的地兒,總離不開關係兩字。
範東璃不像我不會與人交際,他只是不喜,但是不表示他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