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話說得不錯,可你挖了塊石板去,能補得回來麼?補回來又能照原先一模一樣麼?”第二個官爺斜眼厲聲道。
萬得福連忙又“咕咚”“咕咚”連磕了兩個頭,道:“只消官爺肯成全幫中規矩,天一亮就可以將石板補回原處,嚴絲合縫、不著半點痕跡。”
這四個官爺沉吟半晌,想來上面既然指示過,要給予收屍之事“一切必要的支援”,人家不過是要挖去一塊石板,又何必多所為難呢?於是當下議定,萬老爺子遺體由萬得福從速運回。小亭之中卸除、填補石板之事則必須在天亮八點鐘之前處置停當。發喪、安葬等活動須視同機密,絕對不得聲張。
誰知這石板卻走漏了箇中玄機。你道這萬得福為什麼要卸走亭中那方石板?一時半刻之間又去哪裡找一塊六尺長、三尺寬的石板來給補上呢?
原來他一眼覷出萬老爺子臨去之際發了這一門神功、將彈頭逼出、射入小亭頂上的梁木之間,情知此中必有用意。再看神功所向之處,居然讓萬老爺子遺體嵌入石板一二分有餘——尤其是左右雙掌入石几達半寸,食指屈曲,似有摳抓之痕。萬得福自然不敢造次,索性捏稱幫中古有合船葬主的規矩,才將萬老爺子遺體連同身軀底下的石板一道運回寧波西街老宅,摒去家下人等,只留一個瘸奶孃在身旁,與他一同勘驗。
那瘸奶孃一邊無聲墮淚、一邊掛起丈八寬的長幅白綾,在宅後香堂中央圍成一座三丈六尺見方的帷幕圍子,四邊架上一樣丈八高的黃銅柱頭。這叫“地方棚子”,原本是幫中元老商議極密要事以及舉行核心頂禮時所敷設。“地方棚子”上原該有一頂“天圓帳子”,可單憑萬得福與瘸奶孃二人之力,焉能架設如此大的一具帳子?由於勘驗這遺體實屬秘要,也就不得不從權省略了。萬得福且將這石板連同遺體置於棚子中央,使成頭北足南方位,焚過香燭,與瘸奶孃分右前、左後二等位階,行罷三跪九叩之禮,又將“道袍血染淚痕飄”二十八句會詩默誦一遍,才趨前低聲道:“老爺子回祖宗家門,英靈不遠,可以明鑑:家下萬得福、瘸奶孃伺候成服。一切從速從簡,實屬不得而已。”說罷又回頭衝瘸奶孃道:“去把‘水龍槽’放滿,再搖個電話給張翰卿,讓他即刻張羅一方六尺長、三尺寬、八分厚的青石板來,徑去植物園荷塘小亭安置。彼處自有警局爺們兒接應。叫他速辦速回,天亮之前必得完事。”
過了三刻鐘之久,瘸奶孃將“水龍槽”推來了。那原來是一座底下安置了四隻輪子的檜木大桶,五尺多長、兩尺多寬、深可三尺有餘,本是幫中行淨浴禮所用。此時萬得福舉起桶中木勺,將清水一勺一勺舀出,朝萬老爺子遺體同那石板一併淋下。立時浸透在萬老爺子袍上的血水便同水勢一道渙出,不多一會兒竟然將堂上光可鑑人的水泥地面漫了個黑深烏透。
瘸奶孃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萬得福仍自面無表情地舀水淋澆,又過了一二刻辰光,“水龍槽”中的清水澆完,他才緩緩回身,問那瘸奶孃道:“張翰卿那邊的事兒辦了沒有?”
瘸奶孃點著頭不住地抽搐,道:“說是放下電話就去了。我沒提老爺子的事。”
“很好!一時半會兒的這外三堂人馬都無須驚動。”說著,萬得福再度撲身跪倒,抖著手將萬老爺子那嵌進石板裡的十隻指頭一一掰開,立時,他與那瘸奶孃皆驚撥出聲——卻只見石板上留下了幾行極細的字樣,以放大鏡觀之,才勉強看出來那是出自老爺子用指甲尖兒刻下的文字——右手五指底下寫著:“泯恩仇傳香火會六龍知天命”,左手五指底下則寫著:“小山重疊誰不語相思今夜雙飛去鵲起恨無邊痴人偏病殘問卿愁底事移寫青燈字諸子莫多言謝池碧似天”。
想這指尖覆蓋面積,不過方寸,竟能刻寫下較毫芒尤細的文句,可知萬老爺子的內力自是深湛無匹,更遑論這些文句應該就是在彌留之際為掩人耳目而不得不悄然刻出的。只它的內容卻讓萬得福和瘸奶孃傷透了腦筋。瘸奶孃是早年抗戰期間萬老爺子於淪陷區收進祖宗家門的一個婦道。當時戰事方殷,這婦道不徒丟了丈夫、斷了腿,連自己剛出世的嬰兒都在逃難的時候亡失了,萬老爺子看她無親可依,又正在泌乳,便收了她,也恰可以為一個才剛從戰場上揀回半條小命來的孩兒授乳。這婦道本是窮鄉小戶人家出身,從未進過學,久入萬家,也不過是粗識字而已,自然看不懂石板上刻字的文義。
至於這萬得福自幼追隨萬籟聲,及長又投靠萬老爺子,五十餘年間耳濡目染,倒是稍通文理的。是以萬老爺子右掌之下那“泯恩仇傳香火會六龍知天命”等十二字大致上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