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5奶跫�俏薹ㄓ胂衷詰南啾鵲模�裁辭蚶嗷疃�刃枰�逵�饜檔腦碩�敲環ㄗ雜苫疃�模�蛭���約憾濟揮星潁���5那虺�嗽誑翁蒙鮮褂靡幌巒猓�歉挪煌飩璧摹N業撓∠籩校���強梢運奼閫嬙嫻模�褪翹�逗吞�叩納晨櫻�約暗ジ芎退�埽�齟碩�選F��切⊙��嵌疾幌不墩飫嗟奶錁對碩�Q��竅驢魏蟮耐嫠#�褪恰白角康痢保杭父鋈朔殖啥�椋�誆儷∩獻妨伺埽�飛狹俗プ《苑降囊蛔榫陀�恕U餼鴕�蟛喚鮃�艿每歟�嘶掛�榛睿��願鐾貳⑸聿拇籩虜徊畹囊話鑀�Ь腿菀淄嫻揭黃鶉チ恕�
時光荏苒,彈指一揮間,50多年過去了。小學時的老同學,還能記得十來個;有聯絡的就只剩下2、3個了,而且多半都是以後中學時又同學過一次的。偶爾,小學同學聚會時,大家閒聊的,都是些過去的往事,是回憶為主:某某同學是“慣寶貝”,上學時,後腦殼上還留有一撮頭髮;某某同學,三年級時還穿開襠褲;某某同學,在課堂上出的“洋相”和笑話,等等,不一而足。不過,都是些雞毛蒜皮、芝麻大的陳年瑣事,無關痛癢的。但人老了,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幼稚可笑的“憨態”,倒也還是有些童趣的;如果老有所成,則更會感到欣慰,甚至會是一種樂趣。因為小時候,似乎除了讀書外,是以玩為主的;書也不要呆讀,成績中上等,跟得上班就可以了。但見面的總是那麼幾個“光榔頭”,很有些單調、乏味的感覺。其實,小學時的女同學,雖不在一起玩,但在一起學習,有的還男女同學同桌,彼此間還是有些溝通的,就是因為彼此很少說話,時間長了也就真的隔膜起來。小學的同學,還基本上都是近鄰,後來雖然大家都上不同的中學了,每天上、下學的路上也常有碰面的機會。有時男女同學路上相遇,想開口說二句話,卻總無人啟齒,也就越發生分起來。至今,還能記得幾個女同學的名字,但幾乎是音信全無了,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安享晚年,健康愉快!
現在,回憶起來,使我困惑不解的是,這種不正常的男女同學關係,是中國幾千年封建思想無形的牢籠在作祟,當時整個的思想風氣如此使然的;抑或我們自己的思想過於守舊,封建的禁錮束縛了自己?!
封建時代,也不乏青梅竹馬的故事:李白的一首“長幹行”,不就是描寫“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一對鍾情男女,終成伉儷,相愛、相思的纏綿詩篇。而且,現在無論從生理抑或心理上考慮,兒童都更需要良好的集體生活環境的呵護,並在其中健康的成長。相比之下,我更覺得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短少了些什麼!
我居然沒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女小朋友!這也是一件人生的憾事!
2006年9月5日(星期二)
中學生年代(一)
中 學 生 年 代(一)
中學,我上的是南京市金陵中學,一所老的教會學校,六十年代被更名為南京市第十中學。現在追求名校效應,發揚名校傳統,又恢復了原先金陵中學的舊名了。
53年報名考入該校時,當時倒並未過多考慮它是所名校,更主要的是我父親和二個哥哥都是該校的校友。現在半個世紀過去了,重新回顧一下中學生年代的往事,也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該校畢竟是一所民國以來的有名教會學校,師資力量雄厚,人才濟濟;只可惜當時大家都年幼無知,不諳世事,對此並不知珍惜,無形中蹉跎了許多無法追回的大好時光,失去了一些寶貴的受教育的良好機會。其中,我始終記憶猶新的是初中時的英語、音樂、美術課和老師。
入學的第一學期,學校還開了半年的英語課,老師是孫良驥先生,一位老教會學校的英語教師。當時正值抗美援朝的時期,國內的反美情緒是很高漲的,部分同學對學習英語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牴觸情緒,英語課很難教。資歷高、水平高的老師,給初入學的學生,從abc開始教授英語,不啻是在上掃盲課,已經很委屈他了;但學生們並不領情,很多人根本就不好好地聽課,也很少有人還回家複習的。課堂上,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教師苦口婆心地“哀求”同學們好好地學習。教學真是無法開展,哪怕是教師提問也很困難!因為半數以上的同學,連單詞也記不全、不會讀,更談不上什麼朗讀課文了。這實際上是當時的政治形勢和氣氛造成的結果!半年後,初中就取消了外語課的設定。
說實話,就英語的入門來講,孫老師並不是我的良師。因為,當時英語課每週僅2課時,而且,學生不學,老師也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英雄無用武之地”,沒奈何只好糊、混了一學期;就是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