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震臺網剛剛將地震強度由級提高到級;國務院決定5月19日到21日為全國哀悼日;奧運火炬暫停傳遞;江油又發生六級餘震、一個男子被困146個小時獲救;北川還發現有幸存者;我寫了一篇文章《我們都是汶川人》。
2008對於整個中國註定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先是在春節來臨之前的那場席捲南方的暴風雪而引起的冰凍災害,使得在萬家團圓的大年三十有了一絲苦澀;從奧運聖火在雅典點燃的那一刻開始,西藏就出現了駭人聽聞的暴力叛亂,幾乎整個西方國家都組成了反華大合唱,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膠濟鐵路上兩列火車相撞,雖然有些官員被解除了職務,但70條鮮活的生命瞬間化為了灰燼;接踵而來的就是安徽阜陽的手足口病的迅速氾濫,全國在一個月猛增到25000例;當然還是這場特大地震才能稱為這場災難的頂峰,也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靈魂!
什麼叫做“危難時刻顯身手”?這次特大災害面前,我們看見了中國軍人的錚錚鐵骨!那個帶著200名軍人徒步強行軍二十多個小時第一個抵達汶川的參謀長;那15名冒著生命危險,第一批躍出機艙的空降兵;那個瞪著充血的眼睛要求“讓我再救一個孩子”的消防隊員;那一群累得兩腿發抖、全身被汗透,卻依然高喊著“男人向前、女人退後”的武警戰士;那一個兩鬢斑白、揹著藥品徒步送往災區的老將軍;那一個給受災孤兒餵奶的女警察;那一個剛剛被人們從昏迷中救醒就問著大家“我能走嗎?還有任務呢”的小戰士……這就是我們的軍隊、這就是我們的子弟兵、這就是我們的鋼鐵長城、這就是軍人的風采!
什麼叫做感天動地、驚天地、泣鬼神?這次特大災害面前,我們看見了多少可歌可泣、感天動地的畫面:在小人物的眼裡,感動大家的有那個跪地而泣,“求求你們再讓我去救一個孩子“的戰士、那個用雙臂護住了四個學生、自己卻不幸遇難的德陽中學的老師;那個顧不上救自己孩子的母親、“還是先救學生吧”的當地官員;那個聲稱“不能丟下學生”的幼兒園長;那個被深埋在廢墟下面還在堅持讀書的小女孩;那些放棄挽救自己親人的先機、讓救援人員先救鄰居的普通市民;那個在臨死之前讓孩子銜著自己的乳頭堅持到最後的母親……這樣的畫面太多了,所以不得不叫人熱淚盈眶、淚流滿面,人間最美好的瞬間就顯現在那個最危急的時候!
什麼叫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次特大災害面前,我們看見了多少令人熱血沸騰、叫人終生難忘的瞬間:獻血車前排著的長長隊伍;紅十字會里、慈善協會前人滿為患;捐款箱前那一雙雙凝重的眼睛、募捐演出臺上那一雙雙緊緊相握的大手;機場停機坪上那一隊隊整裝待發的救護人員、火車站的站臺上那一車車滿載救災物資的車廂;還有那些為子弟兵送去新鮮蔬菜的羌族婦女、那些為災民端水送飯的無數志願者;甚至還有那個在募捐現場第一個跪下的四川漢子、那個拿著低保、為自己拿不出更多的錢而感到愧疚的普通大嫂;那個重登舞臺、演唱“但願人長久”的王菲;就是宜昌雲集山莊打出的那幅“回家災民免費住宿”的大幅招牌也同樣令人動容,這就是“人心齊、泰山移”,這就是“眾人捧柴火焰高”,這就是《國歌》裡唱的“我們萬眾一心”!
什麼叫做任重而道遠?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依然被掩埋在廢墟里的生命正在迅速的消亡,被成功營救的人數也會越來越減少,當然還會有奇蹟發生,但那畢竟只是極少了。看見那些救援人員戴起了大口罩,就可以想象當地的衛生條件多麼惡劣;看見那些汗流浹背、滿臉塵土的戰士咬牙堅持的畫面,就知道他們也在挑戰體力的極限;看見那些防疫人員開始到處噴灑藥劑,就可以想象災區的防疫形勢是多麼的嚴峻。還有成千上萬的災民的安置、孤兒、孤老的收容保育,以及廢墟的清理、道路的疏通、災後的重建,都是一個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
我贊成這樣的精確概括:當冰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聖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主權面臨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列車衝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闢路!我記得那首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記得那首歌:“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我記得那句擲地有聲的名言:“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
開發與經營
開發與經營
但凡在宜昌開車的人都知道,沿著東山大道向市區裡走,過了北山坡,就能看見宜昌日報社那高大的建築物;過了雲集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