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光緒皇帝寫這封秘信的時候,已經哭成淚人了。
這封彆彆扭扭的信翻譯過來就五個字:
老康快逃命!
於是畢永年急忙去見康有為,再次陳述上面的理由。康有為聽了後大不高興,斥責道:你以拔貢生領兵,也很體面嘛,有何不可?此事尚未定,你先不用多慮。
又過了一天,楊銳終於開啟了光緒皇帝三日前頒發給他的救命密詔,給康有為拿了過來,於是南海會館,哭聲一片,眾人都在思謀如何營救光緒皇帝。
哭聲之中,一個叫錢惟驥的客人忽然問畢永年:康先生要謀弒太后,怎麼辦?
畢永年大吃一驚:你如何得知此事?
錢惟驥笑道:是梁啟超告訴我的,梁啟超說,康先生的意思是這樣,奏知皇上的時候,只說是廢掉太后,但等到兵圍頤和園的時候,就將太后捉住殺掉,梁啟超擔心你不敢幹,讓我來試試你,怎麼樣,你到底是敢還是不敢?
畢永年嘟噥了一句:……你先等著吧。
當晚,畢永年發現同住在南海會館的譚嗣同徹夜未歸。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8 北京法華寺
譚嗣同是去了北京法華寺,袁世凱的寓所。譚嗣同來的時候,袁世凱正在起草奏章。
兩人是第一次會面,但一進門,譚嗣同就要求袁世凱屏退左右,說是有秘事相告,袁世凱揮揮手,房間裡別的人就消失了。
只剩下兩個人了,就見譚嗣同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袁世凱:袁公相貌不凡,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儀表堂堂,氣勢不凡,真是大富大貴之相啊—原話是:初次見面,不想公如此相貌堂堂,有大將格局。
替袁世凱看過面相,譚嗣同單刀直入:皇上方有大難,非袁公無人可救。
袁世凱:但不知皇上難在何處?
譚嗣同:榮祿要廢弒帝君,袁公難道不知道嗎?
袁世凱茫然:不會吧,榮祿沒跟我說過這事啊。
譚嗣同冷笑:袁公,你別犯傻了,如這種話,榮祿怎麼可能當面對你講?你可知道榮祿其人外忠內詐,袁公忠心為國,卻晉升如此之緩慢,何故?就是榮祿這個人在掣肘……
袁世凱拍案而起:這個榮祿,真是太不像話了,我饒不了他!原話是:殺榮祿如殺一犬爾!
譚嗣同大喜:那行,咱們就說好了,你馬上回天津,帶兵入京,先封禁郵電局和鐵路,一半人馬圍頤和園,一半人馬圍皇宮,則大事可成。
袁世凱大詫:圍頤和園幹什麼?
譚嗣同:這你別管,你只要照著做就是了。
袁世凱:恐怕這不成,我訓練士兵的時候吩咐他們要忠君愛國,現在突然帶著他們兵圍皇宮,只恐部下不會答應。
譚嗣同急了:袁公放心,我已經召集了數十名江湖好漢,事在必成,請袁公務必答應我,否則我就死在袁公面前,現在袁公的命,在我的手上,我的命,也在袁公的手上,請袁公一決。
袁世凱:你就算是殺了我也沒用,這麼大的事,沒有皇上的聖旨,我憑什麼相信你?
譚嗣同:聖旨有,有有有。
譚嗣同拿給袁世凱的聖旨,卻是他自己剛剛寫的:
某謀廢立弒君,大逆不道,若不速除,上位不能保,即性命亦不能保。袁世凱初五請訓,請面付硃諭一道,令其帶本部兵赴津,見榮某,出硃諭宣讀,立即正法。即以袁某代為直隸,傳諭僚屬,張掛告示,佈告榮某大逆罪狀,即封禁電局鐵路,迅速載袁某部兵入京,派一半圍頤和園,一半守宮,大事可定。如不聽臣策,即死在上前。
袁世凱:這哪是什麼聖旨啊,這是你自己寫的吧?
譚嗣同:不是我寫的,是楊銳寫的……不對,是楊銳照著聖旨抄的,這個可惡的楊銳,聖旨已經下了三天,他卻不開啟,只是封在那裡猜謎語,猜來猜去,把事情都耽誤了。
袁世凱:可這上面也沒寫讓我們兵圍頤和園啊,更沒寫殺榮祿。
譚嗣同:袁公,你就別推三阻四了,報君恩,救君難,立奇功大業,天下事入袁公之手,公如果貪圖富貴,告變封侯,害及天子,也在於公,由公自己裁決吧。
袁世凱長身而起,凜然道:姓譚的,你以為我袁世凱是何許人也?我袁家三世受國恩深重,斷不至於喪心病狂,貽誤大局,只要有益於君主和國家,必以生死承當。
譚嗣同大喜,長身拜倒:謹謝袁公,告辭。
回到南海會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