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世了,鄉下就剩下她的老母親和她大哥。
她大哥靠著她拿出來的錢在村頭開了個小雜貨店。許思辰基本上每月往家裡打錢,從未斷過。把母親接過去是不可能的了,上了年紀的人已經經不起這麼大的變遷了,安土重遷。
許思辰的事家裡其實都知道了。老母親對此意外地很平淡,大哥暗地裡會說兩句但礙於總是在拿錢也沒什麼資本嚼舌根。
竇安一如既往地討人喜歡。
許思辰帶著竇安在老家住了很久,村裡的人幾乎都認識她,畢竟這麼些年來就出了這麼一個許思辰。許思辰帶著竇安在田裡逛,在縣城裡逛,告訴竇安自己走多少路去上學的,告訴她左邊還有哪個村,右邊還有哪個村,告訴她自己在這捉過魚去賣,在那編過草鞋,在趕集的時候賣過好多東西。
以前還一起在大學的時候,二嬸給許思辰送的梨,竇安當時吃了覺得好吃,那時許思辰就分了好多給她。這次看到家門口那顆大梨樹上的梨差不多熟了,許思辰親自爬樹給她摘了頂上的一顆。竇安有點擔心,但是許思辰笑著說沒事,說她可熟練了。
臨走的時候,許思辰的老母親拉著竇安,說要單獨和她說說話。許思辰點了個頭,竇安與母親進了裡間。
老母親說了好些話,大致的意思就是說,你們在一起好就好,我就這麼一個女兒,又跑得那麼遠,你是個好孩子,謝謝你幫我照顧她。
說她也很後悔,當初太狠心就這麼把她給扔出去,就像盼個小樹一樣天天盼著能遮蔭,說自己並不是個好娘。
現在看到她們這樣很好,自己也就放心了。邊說邊拿著個小兜,塞到竇安手裡,裡面裝著些乾乾癟癟的棗子花生桂圓蓮子。
說自己沒什麼好給兒媳婦的,說完又拿了個大兜交給竇安,裡面裝了好幾個梨。
竇安和許思辰在回北京的火車上說起這件事,在她肩膀上哭得一塌糊塗。老母親說在家門口看到許思辰給竇安摘梨了,說當年許思辰的爸也是這麼給她摘梨的,若是喜歡,就多拿些去。
歲月變遷,故人不復,兩代人重疊的背影,祝願與寄望。
竇安靠在她的肩膀上,風景從窗外劃過,陽光灑在臉上。讓她想起了好多年前的那個夏天,兩個人擠在公交車上逃離喧鬧的北京城。樹的陰影時有時無,吆喝聲時起時落,蟬鳴無休無止,嚷嚷的學生,歸家的村人,悶熱的天氣。周遭是一切嘈雜,但心中單單剩下,歲月靜好,我想同這個人過一輩子。
***
竇安想要生個孩子。
原因是那把蓮子。
許思辰不同意,可竇安十分堅持。所以,許思辰同意了。
整件事非常的折騰人,懷孕之後,發現竇安的身體不適合生產。打掉了。從此之後便在也沒有任何關於孩子的事。
***
有關造橋。
早上。
竇安在桌子上發現了一堆建橋專案的材料,就拿著問許思辰說:“你要去造橋啦?”
許思辰一把從她手裡奪了回來,說道:“不去。”
“誒,你不是一直想造一個的嗎?”
“在XXX州,那麼遠!環境又不好,出點屁大點事就要跑現場,還都住山上,一去就一兩年,去毛啊。”
竇安撇了撇嘴,回著:“我可以陪你一起去嘛。”
“去什麼去,去住在山上受苦啊,你腳又不能走遠路,摔上一跤怎麼辦!”
“但是你如果想去的話,沒有必要因為我就不去做啊。”
許思辰臉一紅,急了,說:“誰說是因為你啦!問我就是不想去!這事你別管了,我昨晚郵件都回了,該拒就拒。還有心思來管我,你稿子交了嗎?”
“昨天就交了。一碼歸一碼,現在這麼好的機會……你以前不一直都想造個橋的嘛。”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現在我有你在我身邊。
“專案來了都不跟我說一聲,總會有辦法的嘛,說拒就拒,也不問問我。”
“搞什麼呢!”許思辰往她背上一拍,說道:“你當年做決定的時候有問過我意見嗎!”
竇安語塞。
許思辰在門口蹲著繫著鞋帶,轉過頭來笑道:“所以你看,我們都是一樣的嘛。”
很多年後,許思辰終於有機會去造一座橋。
因為……
***
因為竇安病了。是二零一四年的時候,那年她四十三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