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那些最亮的點(1)
世界聞名的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做過無數次環球巡演,在他們2006年的全球巡演中,首次包括了一個新地點——上海。“我們都知道上海是一個很重要的大城市,”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對媒體說,“所以我們希望在行程中一定要包括上海。”滾石樂隊明白國際投資者、全球製造企業和投資銀行家在數年前就明白的一個道理:上海一點也不像中國的其他地方。它不僅在吸引投資和人才,也在透過主辦藝術活動,興建熱鬧的酒吧街以及加強與其他世界大都會的聯絡來努力打造全球創意中心。
上海和中國其他地方的差距不斷擴大,這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案例,它實際上反映了一個更加廣泛、更加強大的程序,那就是作為我們當今時代基礎經濟單元的超級區域的興起。如今的超級區域是指擁有5百萬到1億人口的區域,它們創造了數千億甚至上萬億的經濟產出。這些超級區域進行著大量的創新活動,而且也產生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科學成就和科技創新。
城市一直就是世界的自然經濟單元,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所理解的城市已經由那種被農村和郊區圍繞的一個市中心,發展成為有兩個或多個城區組成的超級區域,比如波士頓—紐約—華盛頓走廊。城市是由單獨的鄰近區域組成的,大都市是由一箇中心城市和周邊的郊區組成的,而超級區域是全新的自然經濟單元,是由不同的城區不斷發展,人口不斷聚集,不斷往外擴張並相互交疊形成的。
當今的超級區域行使的職能和過去的大城市的功能有些相似——將人才、生產力、創新和市場聚集在一起。不過超級區域的活動平臺更廣闊,過去城市是國家體系的一部分,而現在全球化使得城市要面對全球競爭。由於經濟活動已經全球化,城市系統也變得全球化了,城市要參與全球競爭。這也意味著超級區域這個更大更有競爭力的經濟單元已經取代城市,成為全球經濟的真正引擎。
唯一重要的經濟單元
我們常常按國別來思考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問題。傳統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都認為,國家是經濟增長的地理引擎。正如李嘉圖在他的著名理論中所闡述的,不同的國家要專注於不同的行業,這樣它們才能夠在與別國的競爭中獲得並保持“比較競爭優勢”。
大多數學習經濟學歷史的學生都會發現由農村到城市再到民族國家的漸進過程。實際上,貿易、商業活動和創新之類的經濟活動通常是從城市興起的。城市,以及現在的超級區域一直都是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核心引擎。
首先發現這一點的是偉大的城市規劃專家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她因對城市規劃的嚴厲批評而聞名,著有《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以及其他兩本不是特別出名的重要作品《城市經濟》和《城市與國家財富——經濟生活的基本原則》。在1969年出版的《城市經濟》一書中,雅各布斯反駁了一個長期流行的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城市的興起是因為農業生產力提高,使農產品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外還有盈餘。依據雅各布斯的說法,實際上,最早的城市是圍繞野生動物和穀物的原始交易形成的,這使得當地居民認識到了農業生產以及產品輸出的經濟效益。甚至之前人們公認的典型的“農業”活動,實際上也起源於城市,隨後向周邊擴散。雅各布斯指出,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往往起源於城市,而後在農場地區得到普及。例如機械收割機,最初是在城市發明、完善並使用的,隨後這一科技成果進入農業地區,並在這些區域產生了革命性的效果。為了更好地闡明她的觀點,雅各布斯描述了19世紀40年代大饑荒爆發後的愛爾蘭,由於城市活動受到抑制,整個國家都無法從困境中恢復元氣:
那些最亮的點(2)
沒有港口接受救援食品……沒有磨坊碾磨救援穀物。沒有技工、工具和裝置來建造磨坊。沒有烤箱來烤麵包。沒有辦法傳播種植土豆之外的種莊稼的資訊。沒有辦法銷售其他農作物的種子,也沒有種植其他莊稼的農具。
雅各布斯繼而說明,使愛爾蘭陷入如此困境的是英國統治的鐵拳:
英國對愛爾蘭征服的核心是對城市工業的系統性壓制,正是這種壓制使愛爾蘭人如此無助。英國也對美洲殖民地中的小城市工業採用了同樣的壓制政策。
按照雅各布斯的說法,一個生機勃勃的城市,將融合它所在國家的內陸地區併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城區”。城市附近的農場由於採用了城市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