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我們再來對照聖經:“你們中間若有人獻供物給耶和華;要從牛群羊群中獻牲畜為供物。他的供物若以牛為燔祭,就要在會幕門口獻一隻沒有殘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頭上,燔祭便蒙悅納,為他贖罪。” 《利未記1 :2…4》
“對亞倫說:你當取牛群中的一隻公牛犢為贖罪祭,一隻公綿羊作燔祭,都要沒有殘疾的,獻在耶和華面前。 ” '利未記9:2 '
由此可見中國歷史巧妙地應同了聖經上的記載。更奇妙的是,“犧”的繁體字“犧”即包含了獻祭具體資訊!
牛+羊+秀+戈=犧 意即用戈宰殺秀美完好的牛羊
11論語III; XI; pp。 158。 James Legge翻譯者; Chinese Classics (四書五經); Vol。 I &; II; Confucian Analects。
12 John Ross; The Original Religion of China; New York; Eaton and Mains;
1909; pp。 295…2977。 John Ross被允許在清朝祭天現場觀察。
祭物的真正意義
聖經清楚地記載:祭上帝祭物一定要是完美無瑕的,並宰殺焚燒,象徵以毫無罪惡的犧牲代贖獻祭者的罪惡。脫胎於猶太教的基督教也有類似教義,只不過是以毫無罪惡的耶穌基督作為犧牲,代贖世上的罪。新約聖經在四本福音書中都講到了無罪的耶穌基督代替有罪的世人被釘死於十字架上,第三天從死裡復活戰勝死亡,只有相信他,罪就能得赦免,並得著永生。見新約聖經:“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兒,就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 :29》
丹陛橋下的有一個鬼門關,皇帝用來獻祭的祭物被牽過鬼門關,帶到宰牲亭。這道門本叫走牲道,位於丹陛橋底下,後來所以被稱為鬼門關是因為在這走過的動物是註定要被宰殺的。沒有一隻備祭的動物可以走在丹陛橋上面。古代中國人也以備祭的犧牲作為代罪的,即“替罪羔羊”,從“義”的構成也以看出:羊+我=義 意為我被羔羊代罪因而為義(在漢字密碼一章中有論述)。
我們還可以在詩經中找到證據: ";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至今";(詩經/大雅/生民)。意即自從后稷開始祭祀上帝;百姓可以卸去罪咎重擔;直到今天。可見中國人亦明曉罪和祭祀的關係。
清心戒色
西門附近的齋宮是皇帝用來齋戒,反省,靜心的地方。在這裡皇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上帝齋戒三天才可去祭拜上帝。除了齋戒以外,他不可在此期間作樂,近女色,和審判罪案。皇帝一定要先清心謙卑自己,才能去 敬拜上帝。上帝是不會接受皇帝不全心全意地去敬拜祂的心。
我們再回到春秋時代,論語中記載:“獲罪於天,無所禱也。”13 意思就是說:如果罪犯了天,禱告就不會給垂聽了。
現在我們再來翻開聖經:“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 '馬太福音5:8'
“&;#61673;你要盡心,儘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 &;#61691;”'馬可福音1 2:30 '
“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 '詩篇66: 1 8 '
我們顯明瞭。 &;#61691;
羅馬書5:8 [待全]
13論語XIII; II; pp。 159。 James Legge翻譯者; Chinese Classics (四書五經); Vol。 I &; II; Confucian Analects。
共同的皇天上帝
皇穹宇位於圜丘壇的北面,是專門放置上帝和皇族牌位的地方。在廟宇的中間放了上帝的神位,神位的上面放置了刻寫著滿漢文金字。這金字寫著“皇天上帝”。
有一個教人不解的疑惑是,為何滿人也拜這位上帝呢?難道滿人的觀念中也認為世界只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真神?是否這位“皇天上帝”即是最早全人類所敬拜的神呢?
不少學者支援獨一神論,這種觀點認為最初人類本為一族,因而所信仰的宗教亦同為一教,並且只拜一位神,即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