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王揚名陡然一驚,他雖然早就猜測到自己代替了古代的儒家聖賢王陽明,然而從王倫口中聽到“陽明”兩字,還是情不自禁的驚訝道:“爺爺,還是換一個吧,孫子恐怕承受不起。”
在大學幾年,王揚名已經習慣了默默無聞,要他做拯救世界的英雄,顯然沒有這個勇氣。
王倫對這個心愛的孫子哈哈一笑,朗聲道:“我王家的男兒有什麼好不敢,又有什麼好害怕的,爺爺說你行,你就行。”
“可是,我叫王陽明。。。。。。”王揚名還在猶豫不決。
“當初你娘懷你之前,就曾夢到一個神人從瑞雲中飛馳而來,將一嬰兒交給了她,之後你娘就懷上了你,而且一懷就是十四個月,這一切都證明了你的不平凡。陽明這個字就是專門為你量身打造的,以後爺爺就叫你小陽明。”王倫欣喜又自信地說道。
王揚名顯然也是沒想到自己在明朝的母親在生下自己之前竟然還有如此離奇的經歷,只可惜她已經年紀輕輕地離開了這個人世。想到這,王揚名竟然不自主地有點心酸,他想他是對母親鄭氏和這個家有感情了。
從此以後王揚名就不會存在了,在21世紀還是在明朝,他都不存在了。他成了王陽明,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是真的成了那個儒家聖賢王陽明,一個文武雙全,一個明朝最偉大的儒家聖人。
“現在小陽明可以講話了,就可以去私塾上學了。”王倫這樣說也是為了減輕自己平時的負擔。
王陽明當然理解王倫的意思,微笑著答道:“好,明天就去。”王陽明也想看看古代私塾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雖然在電視和電影裡已經看過很多遍。
“哦,明天不行,明天是你父親進京趕考的日子,所以爺爺要帶著你去為他送行。”王倫突然說道。
“這樣啊,”王陽明猶豫道,“那爺爺答應陽明,不要把陽明會說話的事情告訴父親。”
“這是為何?”王倫當然不會理解孫子為什麼要隱瞞這個天大的好訊息。
“為了不讓父親迎考的心情受太大的起伏,不影響他的考試。”王陽明的這個原因說得非常圓滑,然而事實上是他對這個狠心的父親還心存芥蒂。
王倫認為王陽明所說有道理,就默許了孫子的這個要求。
這個晚上,睡在一起的祖孫倆都輾轉難眠,一個是為終於可以做個正常的古人而興奮不已,另一個則是被孫子的健康聰明而高興著。
當破曉來臨時,王家所有人都已站在村口了。
王家本就是江左名門望族,族人當然不少,適逢王華這個舉人進京趕考這等大事當然是人人出席了。
簡單的儀式過後,王華向各位族人一一道別,最後更是向王倫深深一跪,朗聲承諾道:“孩兒定不負父親和族人所託,考得功名歸來。”
王倫托起王華,灑脫地哈哈一下,沒說什麼,直接叫下人牽過駿馬,把已打好的包袱也遞了過去,就打發王華上路了。
王倫顯然是個極其灑脫之人,而王華則是把此次考試看得極重極重。
只是王陽明發現自己被忽略了,準確來說是被自己的父親王華給忽略了,王華最後連看都看沒看一眼抱在下人手中的王陽明,就熟練地上馬向北飛馳而去了。
王陽明當然不會因為父親對自己的態度而驚訝憤怒,五年來他已經習慣,五年裡除了爺爺給他的疼愛,他沒有享受過一點其他小孩子擁有的父愛和母愛。但他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一個跟常理相違背的地方。
回到家中,王陽明問王倫道:“爺爺,父親以前練過武功嗎?”
王倫不自覺地陡然一愣,雖然轉瞬即逝,可還是被王陽明的眼睛捕捉到了,這讓王陽明的心中愈迦納悶和困惑。
“這個等小陽明學好了文章詩歌爺爺自會告訴你個究竟,現在嘛,還不是時候。”王倫拒絕回答王陽明的問題。
王陽明認為如果王華沒有練過武,那麼他的上馬和騎馬動作和姿勢就不會這麼連貫和輕鬆自如,試想一個整日捧著四書五經念個不停的讀書人,怎麼做得出早上那種瀟灑的動作和姿勢來。更為奇怪的是,最近接連十天,細心的王陽明發現王華的讀書聲就從來沒有斷過,一個文人又怎麼會有這麼好的體力。
但是既然自己最親的爺爺不肯說,那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王陽明也不好勉強,但是王陽明覺得這背後肯定有個天大的秘密,一個可能顛覆現代人對古代文人觀念看法的秘密。
第二天,王陽明騎在爺爺的脖子上,去了村裡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