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部分用手接觸嘴唇的動作都與撒謊和欺騙有關,但是將手指放在嘴唇之間的手勢卻只是內心需要安全感的一種外在表現。所以,遇到做出這個手勢的人,不妨給予他承諾和保證,這將是非常積極的回應。大部分用手接觸嘴唇的動作都與撒謊和欺騙有關,但是將手指放在嘴唇之間的手勢卻只是內心需要安全感的一種外在表現。所以,遇到做出這個手勢的人,不妨給予他承諾和保證,這將是非常積極的回應。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手 觸控臉部的訊號(6)
思考和遲疑的手勢
我們認為,一個優秀的演說家天生就富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夠知道聽眾們何時興致高漲,何時興趣索然。一個能幹的銷售人員可以準確地判斷是否擊中了客戶的“熱鈕”(“熱鈕”是近年來行銷學裡非常流行的一個詞,簡而言之就是“熱點”,指在銷售過程中能夠強烈激發客戶購買慾望的焦點。),並且迅速找到購買人的興趣所在。空洞的感覺則是每一個節目主持人都竭力避免的,因為那會讓嘉賓們對自己的節目主持反應冷淡,難以擠出隻言片語,只是漠然地觀看。幸運的是,
有大量的用手接觸臉頰和下巴的身體語言,可以被當作測量他人情緒冷熱的溫度計。有大量的用手接觸臉頰和下巴的身體語言,可以被當做測量他人情緒冷熱的溫度計。透過學習這些身體語言,人們在發言過程中就能夠判斷自己的表現是否到位。
厭倦
用手支撐著腦袋,以免
不小心睡著
當聽眾做出用手支撐著頭的動作時,表示他們心中已經產生了厭倦情緒,用手作為支撐,就是為了不讓腦袋低下去,以免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睡著。聽眾們的厭倦程度與手臂支撐頭部的尺度相關。一般來說,最開始人們只會用一個大拇指撐著下巴,然後隨著厭倦程度的提升,逐漸變成用整個拳頭支撐下巴。當興趣極度缺乏的時候,人們會用手掌完全地把腦袋托住(如左圖所示)。最為厭倦的身體訊號則是用兩隻手一起撐著頭,同時鼾聲大作。
很多職業演說家誤以為聽眾用手指敲擊桌面和用腳頻繁地輕叩地板,是厭倦情緒的反應,實際上,這些動作是急躁的表現。當你在一大群聽眾面前發言時,如果看到這些身體語言傳遞的資訊,就必須有策略地採取某些措施,讓那些敲著桌面和踢著地板的聽眾將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演講中來,避免讓這些聽眾的負面反應傳染給其他的聽眾。一旦有聽眾同時做出表示厭倦和急躁的手勢,那就是在告訴演講人,是該結束演講的時候了。
一位聽眾對演講者提問:“你睡覺的時候說話嗎?”
“不。”演講者回答。
“那麼,就請不要在我睡覺的時候說話。”聽眾說道。
手指和腳底敲擊的速度取決於聽眾的急躁程度有多高,敲擊速度越快,表示聽眾的心裡越不耐煩。
思考的手勢
思考的手勢是將握住的手放在下巴或者臉頰處,通常還會將食指豎立起來。當人們開始對說話人的話題失去興趣,然而出於禮貌又想裝作感興趣的樣子時,這個手勢就會悄悄發生變化。隨著厭倦襲來,原本輕挨著臉部的手腕漸漸成為了頭部的支撐。當人們開始對說話人的話題失去興趣,然而出於禮貌又想裝作感興趣的樣子時,這個手勢就會悄悄發生變化。隨著厭倦襲來,原本輕挨著臉部的手腕漸漸成為了頭部的支撐。
表現出興趣的思考手勢:頭部保持著直立的姿勢,手輕輕地靠在臉頰上
內心懷有不同的意見 在公司的董事長髮表冗長無趣的報告時,很多中層管理人員常常用這個手勢偽裝出一副頗有興趣的樣子。但是對他們來說,不幸的是只要他們將手作為頭部的支撐,不管是採取何種姿勢,這樣的動作都會洩露他們的真心。於是董事長很可能會認為這些經理們個性虛偽,或者是拍馬屁只知道往馬腳上拍。 如果人們只是把手輕輕地靠在臉頰上,而不是作為頭部的支撐,就是真正感興趣的表現。倘若這時將食指豎起來,挨著臉頰,同時把大拇指抵在下巴底下,就表示聽者的內心產生了與說話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有時候隨著異議的持續,聽者可能還會用食指摩擦眼睛。
這種姿勢常常被誤認為是聽得入迷的反應,但用以支撐頭部的大拇指會顯示出聽者批評的態度。其實,身體語言也會對人們的情緒造成影響,如果人們維持這個姿勢的時間越長,那麼他心中批評的態度就會持續得越久。因此,說話人在看到這樣的訊號以後,必須馬上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