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一方法比西方人的手絹法更加健康,但是,亞洲人的這一習慣卻讓西方人和歐洲人排斥至極。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當亞洲人與歐洲人或西方人的商務談判往往會因為前者的一次小感冒而以失敗告終了。所以,我想告訴西方讀者的就是,不要因為亞洲人擤鼻涕的習慣而自尋煩惱,還有,千萬不要當著日本人的面擤鼻涕!
三種最常見的跨文化交際手勢
接下來,我們將對各種文化對於肢體語言的不同闡釋作一番小小的探討,並且向大家介紹三種常見手勢的使用方法和內在含義。這三種手勢分別是:環狀手勢,豎起大拇指以及V型手勢。
1。 環狀手勢——“OK”
19世紀初,美國報紙颳起了一陣以詞首大寫字母代表整個片語的風潮,也正是因為這一風潮的流行,美國人開始使用這一手勢,而這一手勢也迅速在其他行業和領域流傳起來,成為了當時風靡一時的肢體語言。對於這一手勢所表示的“OK”一詞最初所代表的單詞是什麼,大家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它代表的是常常被誤寫為“oll korrect”的“all correct”(完全正確),但有的人卻認為應該是反過來拼寫的“KO”——“knock…out”(擊倒對方)。
對西方人而言,環狀手勢“OK”表示“一切沒問題,好的”;日本人則把它當成“金錢”的標誌;法國人認為這一手勢代表“零”;而土耳其人和巴西人則把它當成一種侮辱性的手勢
另一種關於OK一詞起源的說法則是,OK其實是“Old Kinderhook”(老金德胡克)的縮寫。19世紀的一次美國總統競選當中,有一位競選者名叫馬丁·範·布倫,他就出生於紐約州的金德胡克。於是,他的支持者便用“Old Kinderhook”來稱呼他,並且以此為名成立了一個俱樂部來支援他。後來,這一稱呼就變成了他的競選口號之一。
很明顯的,從形狀上來看,環狀手勢中拇指與食指所形成的環形代表的就是“OK”一詞中的字母O。在所有的英語國家中,“OK”一詞所代表的含義大都是一致的。得益於美國電視電影的推廣,這一手勢及其含義迅速傳播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不過,在某些地方,這一手勢仍舊有某些獨特的淵源和含義。在所有的英語國家中,“OK”一詞所代表的含義大都是一致的。得益於美國電視電影的推廣,這一手勢及其含義迅速傳播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不過,在某些地方,這一手勢仍舊有某些獨特的淵源和含義。例如,在法國和比利時,OK還可以表示“零”或“一無所有”。有一次在巴黎,夜晚,當侍者將我們引導至餐桌之後,他問了我們一句話,“Is the table OK?”(“你們對這張桌子滿意嗎?”)我們給了他一個“OK”的手勢。我正想坐下的時候,他卻突然回答說,“嗯,如果你們覺得不滿意,完全可以再換一張……”顯然,他誤解了我們的“OK”手勢,而把它當成了“零”或“一無是處,毫無價值”的意思。換句話說,他認為我們給他這個手勢,是想告訴他,我們不喜歡這張桌子。
如果你用“OK”的手勢來稱讚法國廚師廚藝高超,他很有可能會勃然大怒,並且毫不留情地將你趕出餐廳。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五章 文化差異(7)
在日本,環狀手勢表示“金錢”。如果你在日本從商時對日本人做了“OK”的手勢,那他很有可能會把你的這一手勢當成是你向他索要賄賂的表示。在某些地中海國家,人們用這一手勢來表示“洞或孔”,而且當地的人還通常用它來暗指某個男人是同性戀。如果你對一名希臘男子做“OK”手勢,他會認為你想告訴他你是同性戀,或者你把他當成了同性戀。在土耳其人眼中,這一手勢帶有強烈的侮辱性,因為這代表“肛門”。在阿拉伯國家,這一手勢也很少見,因為當地人對它的理解為“威脅恐嚇”或“猥瑣下流”的意思。
20世紀50年代,理查德·尼克松在當選為美國總統之前,曾經訪問過拉美諸國,其本意是美好的,他希望能夠透過此次訪問緩和美國與拉美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當他走出機艙時,尼克松向當地等候的人群做出一個美國式的“OK”手勢以示友好。結果,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下面的人們對他噓聲一片。尼克松不知道拉美地區與美國的肢體語言在某些地方有著天壤之別。在當地人眼中,“OK”的手勢代表的意思是“你就是一堆狗屎。”
假如你經常跨國旅行,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每到一個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