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被捕引發了蒙哥馬利市長達381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車運動,組織者是當時仍名不見經傳的一名牧師——馬丁?路德?金,這個名字後來被冠以反種族隔離鬥士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榮譽。這場運動的結果,是1956年最高法院裁決禁止公交車上的“黑白隔離”,帕克斯從此被尊為美國“民權運動之母”。
事實上,她並沒有組織或領導50年前的那場民權運動,她只是在適當的時刻表現了一個平凡人的勇氣,而這種勇氣迫使整個國家重新審視並改變了原有的社會道德體系。
50年後,美國國務卿賴斯說:“沒有她,我不可能站在這裡。”
故事2
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世界大戰》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雷(湯姆?克魯斯飾)是一個碼頭工人,這個週末,由於有事,前妻不得不把孩子送來讓雷照顧。不同以往的是,天空突然陰雲密佈,幾道閃電屢次擊中街道,突然,許多輛隱藏在地下的外星戰車從馬路上一躍而起,小鎮頓時亂作一團。英美強國在與外星戰車對決中潰不成軍,就在人們絕望的時候,外星戰車卻因為被地球的細菌侵蝕而一個個相繼死去。
電影《世界大戰》中有兩個情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一,雷和女兒被一個神秘人帶入地下室中,神秘人主張和外星人決鬥,雷認為他自不量力。外星人伸進觸角來探測,驚恐的他們狼狽躲藏,神秘人想用斧頭砍斷觸覺,被雷制止。隨後為了怕神秘人輕舉妄動給他們父女帶來殺身之禍,雷殺死了神秘人。然而,觸角再次來襲時,雷的女兒被發現了,在千鈞一髮之際,雷不顧一切地揮起斧頭,竟然砍斷了觸角,保住了女兒的性命。
其二,雷和眾人一樣被擒入外星人內部,外星人逐個地把人們一個一個吸乾血肉,當雷被選中的時候,危急之中人們一起抓住雷的雙腳,外星人只吸進去雷手上的炸藥包。沒想到這個小小的炸藥包,竟然要了這個巨大的、無敵的外星人的命。眾人因此獲救。
這部片子給了我很多的感觸和啟示,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啟示是:1。 任何事物的強大都是相對的,再強大的事物也有它的弱點,不要隨便絕望,我們應該啟動我們的智慧尋找出路;2。 沒有勇氣,智慧就無從談起。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勇氣(2)
智慧是個好東西,但是,智慧發生作用往往需要勇氣的幫助,膽小者不成事。有人說:勇者有所為,智者有所不為(其實,“不為”很多時候也需要勇氣,剋制自己的勇氣)。如果“勇”“謀”不能兼得,讓我在“勇”和“謀”之間選擇的話,我寧願有勇無謀,也不願有謀無勇。有勇無謀,誤打誤撞還能成功,吃一塹長一智還能成長,但是有謀無勇,卻永遠不會有勇。
真正的光明不是沒有黑暗之時,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不是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所以在你戰勝外來的敵人之前,先得戰勝內在的敵人,你不必害怕沉淪和墮落,只要你能不斷地自拔和更新。
傅雷《約翰?克里斯多夫》獻辭
不要以為強大了才能勇敢,不要以為富貴了才有尊嚴。強大和富貴都是相對的,是隨時可能改變的。在面對弱小的時候無所謂勇敢,在面對不如自己甚至有求於自己的人面前無所謂尊嚴。只有在面對強大的物件時,才能展現一個人的勇敢,只有在面對比自己富貴、有求於他的人面前才有尊嚴。
“不敢”很少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能做到,更多的時候僅僅是不敢。軟弱看起來更加安全,殊不知這是大大的誤解。什麼人容易被欺負呢?不是弱小的人,而是屈從的人。打一個比方來說,一個無賴要欺負一個人,這個人不是無賴的對手,但是願意用自己的命來換無賴的一隻胳膊或者一隻眼睛,那麼這個無賴還會欺負他嗎?無賴和強盜是最精明的,他們才不會做這種傻事,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威嚇一下,對方就屈服,然後他們再得寸進尺;他們最討厭的就是麻煩,因為世界上永遠不缺乏懦弱。所以,軟弱是沒有極限的,勇敢才是真的希望,軟弱往往導致更悲慘。
困難生來平庸,卻在人類的想象中無限膨脹。其實,任何事物都有解決的辦法,任何強大的對手都有他的弱點。千萬不要因為對方看起來太強大,或者一時想不出辦法就“逃跑”或者“求饒”。
勇敢與否不僅僅表現在對於外界的威脅上,不僅僅表現在面對困難的態度上,還表現在對於自己的剋制上。控制和改變自己需要恆心,更需要勇敢,這一點我們在後面的“自制”部分將有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