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砸庖澹�磯噯慫嫡獗臼楸扔⑻囟��拋懿玫耐廢胃�芴嶸��納砑邸�
有一個故事說:父子倆進城趕集。天氣很熱。父親騎驢,兒子牽著驢走。一位路人看見這爺倆兒,便說道:“這個當父親的真狠心,自己騎驢子,卻讓兒子在地上走。”父親一聽這話,趕緊從驢背上下來,讓兒子騎驢,他牽著驢走。沒走多遠,一位路人又說:“這個當兒子的真不孝順,老爹年紀大了,不讓老爹騎驢,自己卻優哉地騎著驢,讓老爹跟著小跑。”兒子一聽此言,心中慚愧,連忙讓父親上驢,父子二人共同騎驢往前走。走了不遠,一個老太婆見了父子倆共騎一頭驢,便說:“這爺倆的心真夠狠的,那麼一頭瘦驢,怎麼能禁得住兩個人的重量呢?可憐的驢呀!”父子二人一聽也是,一起下驢,誰也不騎了。走了沒幾步,又碰到一個老頭,指著他們爺倆兒說:“這爺倆都夠蠢的,放著驢子不騎,卻願意走路。”父子二人一聽此言,呆在路上,不知所以。
這雖然是則老故事,但類似的情況在現實中卻頻頻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有各的角度和邏輯,眾口難調,這個時候就更需要主見。
故而,為人父母萬不能以孩子聽話為滿足,以孩子聽話為目標的教育,幾乎等於犯罪。事實上,孩子的自主性很容易被破壞,父母都喜歡孩子按照父母的設想去發展,都害怕“管不住”孩子。固然,所有的父母都是出於對孩子的一片好心,而且父母的引導對孩子是必要的,但是,除了這些必要的東西之外,有沒有多餘的東西呢?當自己因為孩子忤逆而發火的時候,是否有一點“控制慾”在內心做祟呢?當孩子的做法我們十分看不慣但並無大礙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允許孩子放手去做而不加干涉和評論呢?
多想想那些本來自己是對的、結果聽從別人反而錯的時候吧,多想想那些因為主意拿不定而錯失的機會吧,多想想那些因為不夠堅定而半途而廢的經歷吧,沒有自己的價值觀、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是一種多麼讓人心痛的缺憾!所以,為人父母不應該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暴跳如雷,相反要為孩子毫無想法、只會聽從而擔心。
小測試
測測你的主見性有多大:
1。 你是否感覺到你不能左右你周圍發生的事情?
(是 否)
2。 你是否相信你的性格已由童年時的經歷所決定,所以無法改變?(是 否)
3。 不管別人怎麼說,你總是按自己的決定行事嗎?
(是 否)
4。 做事前,你是否總是設計一個明確的計劃而不是碰運氣?(是 否)
5。 你的所作所為是否經常與習俗和父母的希望相悖?
(是 否)
6。 你很容易被別人說服嗎?(是 否)
7。 你更喜歡那種由他人決策,並告訴你該怎麼做的工作嗎?(是 否)
8。 你是否常常感覺別人在利用你?(是 否)
說明:第3、4題回答“是”得2分,回答“否”得0分,其他各題與之相反。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勇氣(1)
樹語錄?勇氣
“不敢”很少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能做到,更多的時候僅僅是不敢。
困難生來平庸,卻在人類的想象中無限膨脹。其實,任何事物都有解決的辦法,任何強大的對手都有他的弱點。
勇敢才有自由,因為每個人內心都有恐懼的枷鎖;勇敢才能成長,因為征服陌生就能不再膽怯。每個年齡都有各自的門檻,如果你不能跨過,你將永遠不能進入新的世界。
故事1
帕克斯是美國的一個黑人女裁縫。1955年12月1日,在蒙哥馬利市,42歲的她在一輛公共汽車上就座。按照當時的慣例,美國南部公共汽車上實行種族隔離,座位分為前後兩部分,白人坐前排,黑人坐後排。
那天晚上人很擠,白人座位已佔滿,有白人男子要求坐在黑人部分最前排的她讓座,遭到了拒絕。
當司機要求乃至以叫警察恐嚇黑人讓座時,坐在前排的其他三個黑人站了起來,唯獨帕克斯倔強地牢坐不起。如果是一個孩子或是老人,也許她會站起來,但這次,她厭煩了她和其他美國黑人每天在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對待。
她說:“我只是討厭屈服。”
她成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第一個拒絕給白人讓座的黑人,之後她因公然藐視白人而遭逮捕。
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