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9月6日,閻、馮的軍隊在中原大戰中失敗。
10月9日,張學良在瀋陽就任南京政府所委任的陸海空軍副總司令職。蔣介石與張學良相約,東北軍負責收編晉軍,蔣方收編西北軍。
聲勢浩大的第一次反蔣聯盟,在與蔣介石較量7個月之後,終於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君臨天下日中見沫之五
1931年辛未流年
辛未年乾透辛金,辛金較庚金軟弱,卻有合丙火的能力,丙件辛而反怯。丙火威力因為流年辛未的出現,日中見沫,黯然無光,己土的火源丙印用神被辛合,致使思想決策發生失誤,“欲攘外必先安內”致電張學良“不抵抗將軍”而痛失東北三省、“剿共”失敗、二次下野。
張學良將軍命局見震溢詳細的流年批註(《穆震溢歷史名人命理批註之張學良》)。
2月28日蔣介石將“西南派”領袖胡漢民軟禁在南京湯山。
激怒被譽為民國“鐵血殺手”的愛國志士王亞樵,上海北站刺宋,廬山刺蔣蔣介石密令財政部長宋子文卡住孫科財政、逼孫科下臺。是時西南各反蔣,於是西南政務委員會蕭佛成、孫科的太子派馬超俊等均至上海,商討鋤殺宋子文打破蔣介石陰謀,各方反蔣人士公舉王亞樵承擔。
1931年夏,王亞樵於上海蒲柏路大華公寓和華克之、龔春浦、謝文達密議,決定待宋子文來上海在北火車站鋤殺。華克之率張玉華、孫鳳鳴、陳成、蕭佩偉、陳鳳書、朱德興等守月臺,龔春浦率*、龍林、唐明、李楷、彭光耀等把守候車室,謝文達率許志遠、黃立群、朱大剛、陶惠吾等守車站大門及天目路,並切斷通訊路線。
偵察宋子文何日何時從南京到上海的急電,告知:康叔(宋子文代號)於7月22日下午由南京乘臥車來滬不誤。23日上午,各部人員領到手槍24支,煙幕彈一個,分赴北站守候。宋子文下車,華克之急命開槍,但宋子文與其秘書唐腴臚均穿白嗶嘰西裝,同戴白拿破崙帽,面貌高矮相似,誤將其秘書唐腴臚擊斃。華克之亦誤認擊中,即命張玉華摜了煙幕彈,全部人員乘煙幕安全離開車站。後人稱之北站刺宋。
宋案後蔣介石回南京,各方反蔣更急,王亞樵殺蔣之心更切,囑鄭抱真去南京,促華克之全力以赴殺蔣,鄭留守南京指揮。華克之率陳成等跟蹤蔣介石於南京--廬山,廬山--南京。並將所購買的金華火腿割開,將手槍拆成零件藏於火腿內,再用鹽泥封口。由王亞瑛、劉小蓮兩婦女分送廬山。後因蔣戒備森嚴,未能下手。
(源於網際網路)
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人東北,製造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遠東戰爭策源地形成。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衝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根據衝突爆發的日期,史稱“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中國東北地區稱為滿洲,因此日本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滿洲事變”。
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後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在國際上,這起事件經常被拿來與納粹德國的國會縱火案相提並論。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吞併中國、稱霸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而採取的一個蓄謀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驟。早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就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係”。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在“滿蒙”建立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1931年,日本軍部秘密制訂了有關侵略我國東北的方針、步驟和措施。在完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周密準備之後,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揭開了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源於網際網路)
“剿共”失敗
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選舉毛澤東為中華蘇維埃共共和國主席。
12月15日,宣佈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