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難度大無比。
就在這個時候,拉縴跳將出來,說隨便哪塊沒人要的地,給他都可以。趙一的隨便,不是沒有需要,實在不太願意為利益同鄉裡鄉親爭來爭去撕破臉皮。
村邊一塊三畝七分人見人嫌,避之唯恐不及的河灘地就此劃歸拉縴,打包加上另一塊麵積較小位置較好成色也算不錯的田地。
任何事情需要有個入口,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拉縴的榜樣,分地的大幕一旦成功開啟,後續的進展相對比較順利。
問題還不止於此。
就在拉縴那人矮一截的河灘地到手不久,連分地的老許他們還沒來得及撤走,天降暴雨。
據說,屬於前所未有持續量大的那種。一時間,村子裡是水天水地汪洋一片。暴雨,整體上對農業可以構成災難,但是,仍然網開一面的,居然只是之於拉縴。
他那三畝七分地低,四周高出一頭稻田都開出缺口,要往低地排水,也是水往低處流的自然規律。想不到,就此成了大量魚兒逆水嬉戲的好去處。拉縴一看是個機會,在地的另一頭用竹簾一圍,大批魚兒就此成了甕中之鱉,早已是有來無回。
收穫極大。有人估算一下,就是三畝七分好地一年的收成也難以與拉縴此次捕魚相比。拉縴不是貪心之人,他挨家挨戶上門送魚,包括老許。總是有點分享夜草之肥的意思。
對此,老許很感動,從拉縴分地到分魚的系列舉動。老許在稍後的分地總結表彰大會上,高度肯定了拉縴。甚至還扯到人心,扯到了千年之前塞翁失馬的故事。意思是,這人總要把起點墊高點,把目光放遠些,有時吃虧幾乎可以等同於佔便宜,以拉縴低地大水之際獲魚為例。
同時,老許建議拉縴趁勢而上,將三畝七分的低地改造成魚塘。他在會上高調宣佈,已經同市農科院院長的好朋友聯絡,對方承諾派專家前來扶持拉縴。甚至爭取點資金包括裝置也並非沒有一點可能的。
這就把那些當初斤斤計較而沒能類似拉縴慧眼識珠,與低地失之交臂的很多村裡人後悔成腸子全面泛青。
一來二去,拉縴就成了老許的朋友。且不管老許的職位變化多快,多高。
下一步的進展是拉縴在農科院專家精心扶持下,水產養殖突飛猛進。還是在老許的建議下,乘勢拉長了產業鏈條,從養殖延伸至無公害果蔬等的種植領域。
現在,無論是搞產業還是流通的有些人腦筋好,點子也多。例如給魚蝦喂點激素、避孕藥之類的,不僅飼養物件成長迅速而且外體光鮮。當然,一旦事情敗露,後果有點嚴重。早前有某個魚類品種在上海市場年度銷售十多個億,據說也就是在某個環節存在類似問題,偌大一個市場一夜之間說沒就沒了。
就是針對類似的恐慌消費心理,拉縴首先扯起無公害和綠色農副產品旗號,特別能夠引起市場響應和消費者的青睞,業務呈現穩步進展的良好局面。
第六章 拉縴蓋新房不炒房(32)
每年,拉縴都惦記我這個鄰居兼老同學的雙料朋友。夏季桃梨上市,秋季新米登場,逢年過節新鮮蔬菜及其水產什麼的,轉好幾輛車,不惜幾十裡地,往市區我的處所運送。
拉縴有錢,最低限度可以打個車什麼的。但他不幹,喜歡這樣折騰。說當作體驗,可以體會錢袋子不紮實的昔日光景。
這天,拉縴又來了,是秋天新米上市的季節。我們倆人還是老習慣,一起小酌,喝酒聊天。
拉縴小心謹慎地詢問,這些年積攢了點錢,有人勸他投資靠近老街開發區那裡的商鋪。說還可以負責包租,進帳不錯。但是,他非常不託底,請我幫著拿個主意。
商鋪每間一百五六十平米,上下兩層,每平米均價一萬六七,總價二百五六十萬樣子。他有點心動,包括他的老婆。想趁現在手上有點閒錢,買上兩套。據說,就是這個價碼也緊俏得很。拉縴強調,那還是一個農副產品的長期需求客戶,內部渠道才保留的。
咱不怕,現金為王。我說。
也是。我只是擔心,買下了派什麼用場。有人勸說,上面可以住,鋪面出租,按現在的市價七八十平米的鋪面每年租金可以十多萬。你知道,住在開發區那邊,閒來無事我會感到相當冷清的。拉縴有點擔心。
這仍只是問題的一面。其實,你買這房子主要不光是為了出租或是居住,而是固定資產本身的升值預期。我給拉縴分析,眼下看,你講的那個地段的商鋪一萬六七的價格確實不算高,從長期意義上,這價格肯定有得漲。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