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術後的一段時間裡,母親幾乎對自己和讓自己殘疾的上帝失去了信心。有一次,她對我說:“我沒了雙腿,可是我也沒想著要離開床。”後來有個長相很兇的修女來到她面前,對她說:“格蒂,你知道嗎?你可以只管待在床上,為自己難過。但是,你也是可以脫離床,起來行走的。不起來,你就一輩子離不開床!”
母親站起來了。遭遇瞭如此多的磨難,她是怎樣得以死裡逃生的呢?在這個過程中,心中的希望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她又是怎樣學會用兩條木腿走路,而且走得與常人一樣好的呢?本來醫生斷言,母親再也開不了車,不能生孩子。他們對她講,說她生的孩子一定會是畸形兒;但是母親還是要了孩子:姐妹們和我都是四肢健全的。那麼母親又是怎麼證明醫生的話是錯的呢?
不信教的人會說,那個修女的一席話是母親生命中的轉折點;母親之所以能夠克服重重阻礙,純粹是因為她有著頑強的意志。母親意識到,擺在自己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待在床上等死;要麼希望一切有所好轉,努力站起來,學會用那副假肢走路,從而使她的“一切好起來”夢想成真。
信教的人則會說,因為我母親是天主教徒,對上帝充滿希冀和信念,這使她得以渡過難關。對於此,和尚則會說,格蒂所以能夠接受現實,這是佛的旨意,她不過是按照這旨意過著自己的生活而已。
按照少林的說法,母親註定要遭受這一切:一個失去了雙腿的人,她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起死回生,這樣在她的後半生,她便可以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方面給人以激勵和幫助,消除他們的疾苦。倘若當初她面對死亡而萬念俱灰、驚恐萬狀,那麼她很可能早就死了,因為人一旦鑽進這樣的牛角尖,那麼就會愈加痛苦、消沉、虛弱,直至死去。
最後母親居然可以開車,生了五個孩子,照顧一家老小,還當上了地方上“搶步教育計劃”(Head Start)扶助專案(該專案是美國聯邦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建立的反貧窮教育工程,這包括為學前兒童進行搶先起步的課堂訓練,以此作為對進入正規學校學習的準備——編者注)的主任。母親全身心地救助他人,得到了無數人的尊敬和愛戴。
面對生活之路上的一些“坑洞”,母親一笑置之。她曾經向我講起她在中央車站發生的一件事。那時她正在車站等車,因為長得漂亮,吸引了許多男士的目光。有個士兵,長得很帥氣,母親當然就同他調起情來。儘管當時的假肢做得都很粗糙,假肢與腿部相接處不過是粘在一起而已,但是,因為母親穿的是當時女人都穿的那種長裙,所以根本就看不出來她的小腿是木腿。
平日,母親用假腿行走還是很自如的,但是這次因為是在下樓梯,綁腿的一條帶子斷了,那條木腿當即掉了下來,順著樓梯滾了下去,幾乎所有的人都被嚇得半死,但母親未動半點聲色。那士兵含糊著問母親他可以為她做些什麼。靠著欄杆站穩,母親看著這個可憐的傢伙,此刻的他已經嚇得臉色蒼白、目光呆滯,然後平靜地對他說:“幫我把腿撿回來吧。”等他把木腿撿回來後,母親又讓他把皮帶解下來給她。士兵很窘,但還是照著做了。母親接過皮帶,蹣跚地挪到洗手間,用皮帶把腿繫上了。
等她出來時,那傢伙已經沒了蹤影。我敢說,母親絕對不會想:“哎,我真希望能再有一次約會。”因為她知道自己心靈美,外表也美,生活態度又積極樂觀,約會是會再有的。我至今仍留著母親的那雙木質小腿。她常對我說自己死後就不需要這副木腿了,因為在天堂上帝會賜給她雙腿的。
。 想看書來
第六章:希望就是一種行動(4)
母親從不為自己感到難過。她照顧著自己的孩子,也扶助別人。這些都使她有種優越感。據我所知,母親從來就沒有希望過自己會有雙腿。她只是清楚地知道,雙腿已經沒了,事實就是如此。她也從沒奢望自己會發大財。她知道,貧窮會伴隨她終身。母親就是現代少林勇士的完美體現。她堅強、自謙,從不為自己著想。她踏實地生活,從不奢求。她的希望有方向,始終如一。她清楚,自己想要的就是在他人需要時給予他們希望,就如別人給予自己希望一樣。在她的有生之年,她實現了這個目標。
按照佛祖的旨意,在生活方式上,母親無異於生活於塵世間的少林高僧,即使那高僧身體殘疾或者有其他缺陷。有許多少林勇士,儘管雙目失明,他們最後卻能成為傳播佛學和武術的大師。試著偷偷靠近雙目失明的少林大師:我可不建議你這麼做。
還有一些和尚,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