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帝國的朝陽 > 第190章 俘補

第190章 俘補(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西元1892年6月7日。

一場夏日的暴雨,驟然下了下來,這場夏雨來得猛下得大。雨勢下的極大,以至於河水轉眼前都漲了起來的,天地間所所有的一切都被淹沒在雨幕當中。

而就在這幾乎被大雨完全淹沒的黑土地上,遠望過去茫茫一片皆於雨幕之中,幾十米外就已經看不清人影,天地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茫茫,霧濛濛的。而就在這霧濛濛的雨幕中,卻迴盪著震耳欲聾的聲響,那聲響全不是水聲雨聲所能遮擋的。

就在這片土地上,一場變革正在掀開他的序幕。

在這突如其來的大雨當中,一隊隊的官兵,正扛著旗幟武器,從錦州城外不斷的透過。這座關東要地的淪陷,似乎驗證著一個道理——所謂的海防根本就是一個笑話。駐朝新軍第三團是從海上的來的,搭乘十餘艘機船由海而陸,乘船入小淩河,直逼完全沒有任何警惕的錦州,輕易奪城。甚至直到現在,這在安民告示下已經過了三四日的錦州城的百姓,都還沒有適應這種轉變。

原本被夏日的驕陽曬得滿是浮土的官道上,這會經由這暴雨這般一澆,瞬間就成了泥潭。在已經變成泥潭的官道上,官兵們卻在泥潭當中冒著大雨掙扎前行,早已經人人透溼,雖說正值夏日,可被風雨這般一吹,人還是免不得瑟瑟發抖。

放在平日裡,像這種天氣,我大清的兵爺們是絕對不肯出隊見仗的。要知道當初“我大清”的綠營就是風、雨、暑、寒皆不能戰而聞名,雖說現在練軍相比之下好上那麼一些。但是讓他們在這種天氣排著隊伍出營,進入野戰出陣地,帶隊的官長恐怕更擔心會不會炸了營。

可是今天卻與往日不同,毅軍,奉天練軍。直隸的練軍各營殘部,不管是哪個營頭,從官到兵,都在雨水泥濘當中掙扎前行。

在滿是泥潭的道路上拖曳著克虜伯行營炮以及炮車的役馬長聲嘶鳴,噴吐著白氣,拼命的拉著炮車。而兵士們則跟在炮車邊上,拼命的使勁全身力氣推著炮車,渾身都弄的跟泥猴一般,縱是摔倒在泥潭中,亦會連滾帶爬的連忙站起身來。

可縱是摔到泥沼中。弄的渾身都是泥垢,可卻沒有任何人敢有一絲懈怠之心,甚至還緊張的朝左右看去一眼,像是生怕讓旁人覺得自己個偷了懶似的。

相比於在泥潭中掙扎的炮隊,一旁的步隊則顯得輕快一些,但是比在泥潭中掙扎的炮隊也強不了多少,走幾步就有可能一個跟頭摔倒地泥地裡頭。鞋子陷在泥裡面,就乾脆光腳朝前進。往日那些衣著光鮮、耀武揚威的兵勇們。這會無不是老老實實的走著,在這變成泥潭的官道上往著官內行進著,非但沒誰敢說偷懶耍滑。少走一步,甚至就連同大氣亦不敢喘上一口。

這倒不怪這剛被俘虜的上萬名各地練軍會這般老實,除去被突如其來的駐朝軍給打朦了之外,更重要的是被他們打寒了膽——人家用不到三千人便強奪了萬人防守的錦州城,半天的激戰後,官長們逃的逃。死的死,留下的無不是舉手投降了。

到現在。那錦州城內外還躺著上千具屍體,而駐朝軍的傷亡尚不到兩百人。而這倒不是現在這些“反正兵”變得“溫順非常”的原因。他們之所以會恭順至極,除去被打亂編制重新編組外,更重要的是在錦州城的城牆上,那丟下的數百根繩子上還懸掛數百名各級官長的腦袋!

在錦州城陷落後,那駐朝軍殺起人來可是不眨眼,抓著的官長一率不論二遍,只問一句剪不剪辮,回答的稍遲一些,立即當處槍決。

如此霹靂雷霆般手段。震懾得上下諸軍兵勇無不是噤若寒蟬,在接下來的遊說、勸說中,他們那裡還敢有異心,不過只是問了句話,立即“志願”反了正,雖說反了正,可這朝鮮軍的軍紀卻嚴格至極,甚至就連同在行軍時,稍有慢怠亦有殺身之禍,如此苛厲的軍法直讓人大氣也不敢多喘一口!

如果光是敢殺人,那還不算什麼。可問題是這駐朝軍非但敢殺人,人家還有實打實的能耐——十三日內進襲千里,從鴨綠江直到錦州城,一路上無人可攖其鋒,無人可憾其勇。

就在一個多鐘頭前,那盛京將軍裕祿簽了《奉天交地章程》的訊息,便在這新附各軍中傳開了。連這盛京將軍都乖乖的交了地,他們這些個大頭兵,還扯什麼武勇,大清國的糧是糧,他唐大人的糧也是糧。

當糧子的,還不就是為了吃糧,糧子、糧子,當兵吃糧的漢子罷了!誰家的糧不是吃?

話雖如此,可那些剪掉辮子的,又被打成大頭兵的官長們,卻禁不住在心裡佩服起唐浩然的膽量,這人竟然如此膽大包

目錄
三生道之潛龍伏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