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解構
共同之處
區別之處
第四章 從“油滑”到“復調”
——《故事新編》的復調藝術
第一節 解讀下的“油滑”
第二節 “油滑”再解讀
理解永無止境
魯迅對“油滑”的態度變化
“油滑”與解構互為正反面
被忽略的文學遊戲功能
第三節 《故事新編》的“復調”
被誤解的復調論
一個空間,兩種時間:故事與新編
一個文字,兩種格調:莊重與油滑
一個載體,兩種功能:教化與遊戲
第五章 從理性到非理性
——魯迅解構的思想源泉
第一節 《故事新編》與“整理國故”
整理國故運動
《故事新編》與整理國故運動
時間節奏上的對應
思想方法上的策應
《故事新編》對“整理國故”的批判
《故事新編》與傅斯年的《戲論》
第二節 《故事新編》與尼采的“重估一切價值”
尼采思想與魯迅晚期作品
尼采對解構主義的影響
尼采的兩種結果:魯迅和德里達
第三節 《故事新編》的理性與非理性
矛盾或混沌
理性思維
非理性思維
第六章 從歷史到現實
——《故事新編》的價值重估
第一節 《故事新編》思想藝術價值
被忽略的《故事新編》
批評深度:從文化現象到文化源頭
批評強度:從一般性批判到解構
文學功能:從批判到遊戲
創作原則:從現實主義到現代主義
作品文體:從“反文體”到跨文體
第二節 退卻還是前行
魯迅式失敗
“建設—批判—解構”之路
“文化現象—國民性—文化源頭”之路
引論:魯迅,或者我們(一)
一
讓我們還是從暗夜出發吧,先生的文字也總是從這樣的暗夜開始的。
凝重的暗夜鋪展在先生的面前,幽深的似乎濃縮了世間所有的光與影,混雜了世間一切的色彩,孕育了世間所有的冷熱寒暑,希望與絕望、存在與虛無。這個無比繁複的世界的聚合物,宛若種子上的芽胚,蘊藏著世間無數的可能。
在暗夜的濃重的氣息中,潛伏著罪惡、死亡、窒息、虛無與絕望的影子,它的深處傳來尖刺的叫喊,它的背後隱藏著無邊無際的恐怖。然而,它處在生命的最低沉之地、處在時間輪迴的最深沉的拐點,它預示著黎明的到來,預示著希望之前最後的絕望,也預示著所有罪惡與死亡的逆轉。沉睡的酣暢,東方地平線上那抹淺淺的白,隨時可能在甦醒中化為力量與光明。
暗夜如此繁複。可先生告訴我們的,卻更多是關於暗夜的困頓與窒息、罪惡與死亡、虛無與絕望。他不是不知道光明,他不是不向往希望,他也不是不喜歡清白的人間。
他獨坐書室,對著猩紅梔子花的檯燈,默默地吐著煙篆。窗外是浩瀚無邊的暗夜,酣睡中傳來狗叫聲的暗夜,惡鳥從天際擦飛而過的暗夜。
夜,必須要有人述敘說,只有被敘說,人們才知道什麼是夜,什麼是光明;只有被敘說,沉睡才有盡頭;只有被敘說,我們才能至少在想象中看見白天。
在傳說中的花刺子模國,凡是帶來好訊息的信使,都會得到獎賞,凡是送來不幸訊息的信使,都會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先生甘願做一個暗夜的發現者、敘說者。他用了一生的精神與生命,向人們傳達出夜的資訊、夜的不祥、恐怖與深沉。他不懼懲罰。
面對暗夜,有人讓自己裹挾在世俗龐大的洪流中被夜吞沒,享受著被吞沒的絕望的快樂;有人獨自遠行,讓自己走向荒原,走出關外,遠離塵世喧囂,消失在夜的曠野中;有人則掙扎著,一路敲打著夜色中緊閉的一扇扇門窗,嘗試夜色中那無數的可能與不可能……
先生是急切地行走的。從紹興到南京,從東京到北京,再到廈門、廣州與上海,他似乎讓自己走在了那個時代的最前面。但他又是甘願留在時代踟躕的隊伍的最後,做了“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