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猓�褂邢��袷ビ肟志澹�苟韻蟊淶們鑽強砂�戎種置鈑謾#ú躊47)
《故事新編》在它“對於傳統觀念的偉大的嘲弄”的同時,它還以其荒誕、戲謔、扭曲的人物形象,給讀者提供了十足的笑料,重申了文學的遊戲功能。當然,由於它“解構”這一重大主題的存在,又使得作品的遊戲並沒有流於輕薄的調侃。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三節 《故事新編》的“復調”
第三節 《故事新編》的“復調”
魯迅作品的復調論
復調小說是蘇聯學者巴赫金創設的概念。復調本為音樂術語,也稱多聲部。巴赫金借用這一術語來概括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的詩學特徵,認為他的小說中有著眾多的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和意識,由具有充分價值的不同聲音組成真正的復調。
較早論及魯迅小說復調特徵的當屬嚴家炎。他在《魯迅小說的復調》一文中,用巴赫金的復調理論系統闡述了魯迅小說的多聲部特徵,並指出了魯迅曾受到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影響。他認為,復調是魯迅小說的普遍特徵。但是,他在該文中卻又承認,“我無意於說魯迅小說每篇都是‘復調小說’。”嚴家炎的這一創見,對於理解魯迅小說開闢了一個新的視角,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但依筆者之見,魯迅小說與巴赫金所提出的復調小說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按照巴赫金最初的理解,復調是來自同一個主體的不同聲音,這些不同的聲音甚至相互矛盾、相互排斥,但卻由於種種原因,它們存在於同一主體之中,使主體形象不再扁平化,而作品呈現為多重的稜鏡的相互反射狀態。理解復調藝術,有三個要點需要注意:一是兩種以上的不同聲音來自同一主體。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中,它們是來自創作主體。二是這些不同“聲音”是互相矛盾的。三是這些不同“聲音”在作品中的地位沒有主要與次要之分,它們是平行的。
雖然嚴家炎也談到作為復調的兩種“聲音”應該是來自同一個主體,但在具體分析中又並沒有將這一認識完全貫穿始終。如,在分析《非攻》的復調時,他是這樣寫的:
《非攻》中,墨子為弱小的宋國立了大功,使它免於受到強大的楚國的進攻和吞併,體現了墨俠精神,這是小說的主旨。但墨子回到宋國後的遭遇也很有意思:“一進宋國,就被搜檢了兩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國隊,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關外,又遇著大雨,到城門下想避避雨,被兩個執戈的巡兵趕開了,淋得一身溼,從此鼻子塞了十多天。”小說就在墨子傷風中戛然而止。
在逐篇作品分析小說如何運用“復調”藝術時,他已經就將“復調”這一思維方法和創作方法簡單化為小說中具體的藝術技巧,幾乎等同於小說的兩條線索式的情節安排。這些“聲音”不但有了主次之分,而且有時也並沒有相互矛盾。
《故事新編》呈現的是另具特色的“復調”。透過“油滑之處”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故事新編》在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解構的主題目標時,也同時將批判的目標指向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而這兩者在作品中緊緊地結合成一枚硬幣的正反面,而不是之前一些論家所放說的主要與次要的關係。因此,整個《故事新編》就同時在發出兩種同樣重要的聲音:解構傳統與批判現實。兩種聲音在作品中實現了完美統一。
《故事新編》獨特的“復調”藝術具體表現為:故事與新編同在,油滑與莊重共生,遊戲與教化並存。
一個空間,兩種時間:故事與新編
時間與空間,是小說塑造形象、再現現實的基本要素。一般來說,正格的小說作品總是時間與空間相對應的,即,總是讓故事發生在特定的某個時間和空間之中。但隨著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小說作品對時間與空間的處理越來越靈活,形成各種形式的“變格”,並因此使得小說呈現為多姿多彩的形態。
《故事新編》之所以說它具有現代主義的特色,其中原因之一是在處理時間與空間上超出了當時正格的小說寫法(《吶喊》與《彷徨》都是嚴格按照通常的時間與空間處理故事的),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空間,兩種時間。
在《故事新編》的所有篇章中,作者都將故事情節發生在特定的空間中,這個空間就是傳統典籍所確定的那個空間;即:上古時期的中國。《故事新編》所表現的內容雖然超出了上古,但在小說的內在空間上,卻始終沒有逾越這個故事當時的空間範圍。這樣,無論是表現女媧補天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