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佛法修學概要 > 27.第24集《佛法修學概要》

27.第24集《佛法修學概要》(第4/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魯魯修凌駕於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穿海:海上建堡壘,戰四海八荒火影之星落塵世

點。

我們再看大妄語戒。這個地方講出妄語的兩個專案,先看大妄語。請合掌。

大妄語——若未證四果,妄言已證;未得四禪,妄言已得;未悟道,妄言已悟;及妄言天來、龍來、鬼神來等,過人之法,虛而不實,誑惑世人,名大妄語。

這個“大”指的是它的過失、它的罪業特別重,它影響的層次也特別廣,叫作“大”。大妄語的情況,我們可以會歸成兩種:

第一個,妄談個人的果證,這個是佛教徒的大忌。就是說,你在宣揚佛法時,你應該只有如法地宣說,如是我聞,如是我說,祖師怎麼說我們怎麼說,但是你不能牽涉到你個人的果證。因為不管有沒有果證,我只要如法宣說,眾生聽得懂,每一個眾生如法修學,就能夠得到利益了。

所以佛陀在《楞嚴經》裡面,在大乘經也是,嚴格禁止所有的弘法者妄談自己的果證,乃至於你是真實地有果證也不能宣說。當然真實的果證不叫大妄語,這個只是擾亂佛教的秩序,這個罪比較輕。但是如果你是沒有的而說有,那這個就列入大妄語了。

我們看看妄談個人果證,有三種情況:

第一個,“未證四果,妄言已證。”這個是聖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第二個,“未得四禪,妄言已得。”禪定也不可以,禪定還是凡夫。

第三個,乃至於未開悟,說你已開悟,因為這都是過人之法。

所以修行,你打一個佛七,一時的相應,你都不要講出來,最好不要講出來,最好是閉嘴。只要跟自己修行有關的,你最好閉嘴,對你絕對沒有好處。

智者大師說,修行人稍有好境界你講出來,你下次再打坐就沒了,障道了。除非你這個境界——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好是壞,你不是跟一般人說,是請教善知識來判斷是非,你是跟你的上師說,可以。因為你要抉擇是非,到底我修行出了什麼差錯?為什麼出現這個境?這種情況可以。除此之外都不能講,跟你修行有關的東西都不能講。

人家來問你佛法,你就照佛法怎麼說;你問我個人,我無可奉告,這個是我個人的事情。絕對不能妄談自己的果證,這第一個。

第二個,宣談感應神通。“妄言天來、龍來、鬼神來等”,這是大妄語的第二種情況。你沒有談你果證,但是你說在拜佛時、打坐時有天人來跟你頂禮,或者是龍來了、鬼神來了,乃至於你說在夢中釋迦牟尼佛親自跟你加持灌頂等等,這種都是過人之法,一般人做不到。宣談感應神通,這第二種。這種情況是虛而不實,那你的目的幹什麼呢?“誑惑世人”,這就大妄語了。

這大妄語的罪是很重的,甚至於影響到佛教的興衰,這個我們待會再說明。這個影響的層面很廣,因為你擾亂了整個佛法的秩序,而且你對眾生產生嚴重的誤導。

在《楞嚴經》說這個大妄語,你去讀讀《楞嚴經》的四種清淨明誨,你講感應神通,講個人果證,它認為這不是妄語而已,在《楞嚴經》,他是犯兩條罪:妄語戒跟偷盜戒。

為什麼講感應神通是偷盜罪呢?《楞嚴經》上說,你盜取三寶。三寶的目的是建立大家一個正知正見,緣起的正見,如是因如是果,結果你這樣一講,三寶的功德都破壞了,他再也不相信三寶了,怎麼如法修學,斷惡修善,他根本不信這一套了,我怕啥?我做什麼事情,我師父幫我加持一下就好了!你給他一個錯誤的知見,他再也不老實修行了,所以你等於是把他三寶的功德從他心中奪走了。他本來是一個如法的修行者,每天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結果你這麼一宣說,把他的知見擾亂了。他本來心中還有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結果你這麼一誤導,他聽到感應神通以後,他的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消失了,所以你盜取了他心中的三寶,你就知道這個罪有多重了。

所以在《楞嚴經》上說,說大妄語犯兩條罪:第一個,大妄語戒;第二個犯了偷盜三寶功德的罪——盜戒,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我們看小妄語戒,請合掌。

小妄語:

一、妄言,心口相違,欺誑他人。

二、綺語,世俗浮辭,增長放逸。

三、兩舌,離間兩頭,構起是非。

四、惡口,罵詈咒咀,令他不堪。

小妄語戒,就是它的過失比較小,影響的層面也比較小。有四種:

第一個,妄言,“心口相違,欺誑他人”。這是我們說過了,你心中想的是一回事,你講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你的目的是要欺騙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貴女重生流年仕途沉浮 作者:莊無魚獨裁帝君親愛的損友江靈的另類人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