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唯怕人不知他的存在,因此他決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隱者!若是隱者,何必弄那麼大塊招牌?!
2。祖師的徒弟不計其數。悟空拜在他的門下很容易,他還派專人來接新生。那個樵夫不能來學習,他還免費傳了幾句口訣。因此,這些都足以說明祖師並不是一個保守的人,他特別喜歡帶徒弟,已經桃李滿天下了,還在廣收門徒!
三、學習的內容
從祖師授課的內容來看,說一會道,講一會禪,天花亂墜,地湧金蓮。應該是道佛一體的,悟空學到的是道派與佛派的共通精華。
前七年,勤工儉學,邊打基礎邊做雜役,然後透過“走後門”的方式得到祖師的秘傳。祖師那是相當的厲害,附耳低言,不知說了些什麼妙法,猴王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一日,祖師又授他筋斗雲,也是隻傳個口訣,這一夜,悟空即會了筋斗雲。
祖師傳授的法術既簡單又神奇,都是口訣,密碼聲控的,只要一輸入密碼,馬上就啟動了,變這變那,一飛十萬八千里。
()免費電子書下載
孫悟空先呆了七年,而真正學到本事,其實只用了兩個晚上!可見祖師的法力該有多大!後來的三年,基本上是在和師兄們玩。
四、離開靈臺山
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那麼,孫悟空回去後會惹禍,祖師是知道的,為什麼?神話故事中師傅帶徒弟的慣例有三:
1。怎樣做人。2。傳授本領。3。臨行送兵器法寶。
祖師沒有教他如何為人,也沒送兵器法寶,只教了他惹禍的本領與逃命的本領,其目的就是要他去惹禍的!他沒武器,必然要搶,他一搶,人家必然要告,事兒不就鬧出來了麼!
祖師允許他惹禍行兇,並且憑你怎麼惹禍行兇都是可以的,只是一條:絕對不能說出是我的徒弟!
五、如來佛出場
悟空果然惹了大禍,最後的結果,就是引出瞭如來佛在安天大會上揚名立萬!
《第七回》,悟空欲與如來鬥法,大聖厲聲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可見,孫悟空並不認識如來佛,看上去,他是一個善士。
如來對孫悟空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恐遭毒手,是指別人要對他下毒手了,若是自己,就不會這樣說,甚至根本不說,直接下手。“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說明如來是認識他的,是知道他的“本來面目”的。
這就奇怪了,如來是怎麼知道他的“本來面目”的呢?
如來和他打個賭賽: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這右手掌中,算你贏。筋斗雲是孫悟空的強項,如來為什麼不和他賭別的?偏偏就賭這個?
這也很奇怪,大概如來太瞭解孫悟空的筋斗雲了吧。
六、綜合對比分析
通觀西遊記全書,傳授孫悟空本領的祖師,有頭無尾,無緣無故的就這麼消失了!而出面收拾孫悟空的如來佛則是有尾無頭,甚為蹊蹺!那麼,這兩個人有沒有什麼必然聯絡呢?或是否就是同一個人呢?我們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猜測。
如來佛喜歡講經說法,這祖師也喜歡講經說法,如來佛不喜不聽他講,這祖師也不喜不聽他講,如來佛門徒眾多,這祖師葉門徒眾多,如來佛的法力深不可測,這祖師的法力也深不可測,仔細一比較,這菩提與如來的相似度還真高!
西遊記中可以稱得上“祖”的人,也就那麼幾個,老君是太上道祖,鎮元乃地仙之祖,如來是佛祖,可這菩提究竟是哪一門哪一派之祖?不知道!只知道他是道佛參半,貫通一體。菩提祖師顯然不是什麼隱士,他門徒眾多,勢力龐大,和如來佛祖在同一個地盤上混,如來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呢?又怎麼如來一出場,菩提就消失了呢?
那只有一種可能:菩提祖師就是如來佛祖!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第一回》中形容菩提祖師的一首詩: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師。
大覺金仙:這本身就是一種概念不清,定義不明,含糊其詞的說法,他的意思多指釋迦牟尼如來佛,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