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嚴重的病人,甚至會產生幻聽現象。幻聽大部分是所謂的“第二人稱”,內容多半是:“你為什麼這麼笨?”“這都是你的錯。”“你這麼沒用,為什麼不去死?”很多抑鬱症病人的自殺,都是由於所謂“命令式的幻聽”——他內心如此巨大的無價值感終於形成幻聽,幻聽就叫他去自殺。後來病人被幻聽吵得受不了了,且內心也認同幻聽所說的,自己實在沒有必要再活著,也真的成為別人的負擔,這是大部分抑鬱症病人最後自殺的真正原因。在這裡有鑑別診斷價值的是,大部分抑鬱症患者的幻聽現象,都是第二人稱,直接指名道姓地叫病人:“你這隻笨豬為什麼不去死? ”“你什麼都做不好,實在沒有活在人世間的必要。”和精神分裂病人“第三人稱”的評論式幻聽有所不同:“咦!這人好像很笨哦!等一下他一定又會做錯事。”“聽說他是李小龍轉世喔!千萬不能惹他!”然後就看到病人露出傻笑。
這時候,我們往往會教導病人,不要去理會這種命令式的幻聽。可是,如果只單純教導轉移注意力或用抗精神病的藥物,將幻聽壓抑下去,並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我們要知道,這樣的幻聽其實是來自病人平常最主要的﹁核心信念﹂。
怎樣的“核心信念”呢?“我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我沒有能力,而且做什麼都會失敗。”那我們接著要來探討,是在什麼樣的情況和過程中,一個人會形成這種核心信念呢?
2、教育的本質就是信念傳遞的過程
各位讀者,你不覺得這些話很熟悉嗎?當我們看一般父母在教育小孩子的時候,難道不會常常聽到:“你怎麼那麼沒用?”“你怎麼那麼笨?”“你為什麼什麼事都做不好?”在我們教養孩子的過程當中,常見的是指責式口吻;本來是希望小孩子努力,表現得更好,可是孩子聽到的不是這個——而是,你認為他不好,你認為他笨,你認為他沒有價值。
基本上,教育的本質就是信念傳遞的過程。一個受這樣父母教育的孩子,他或許功課不好,老師也覺得他不夠聰明;就算表現得相當傑出,但內心仍然覺得自己不夠好,缺乏自信。當這樣一個小孩子慢慢長大,他在內心形成一個最主要的核心信念——我不好,我沒有價值,我做任何事都會失敗。
很多人因為這樣一個核心信念的建立,從小就是個比較悲觀、比較內向的人。很多的負面思想都會圍繞著這個核心信念,就像很多行星圍繞著恆星旋轉一樣。隨著長大###,他的人生觀及許多的日常思想都以﹁我是不夠好的﹂為出發點。依據﹁你依照你的信念創造實相﹂這個理論,他也特別容易失敗,或遠比一般人更害怕失敗。因為導致工作失敗的,最主要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這個人的自信心。常常許多能力很強、知識很豐富的人,由於沒有信心而仍然失敗。有些人能力並不是非常好,知識也不很足夠,但他憑著對自己的信任,憑著一股信心,戮力學習,不怕犯錯,有困難願意去克服,這樣的人是比較容易成功的。 。。
抑鬱症治療處方(2)
另外一些具有“我不夠好”核心信念的人,在外表上可是一點也看不出來。他做事永遠比別人認真負責,由於深怕自己不夠好,所以每天努力表現,擔心“自己不夠好”這件事萬一成真,會被別人發現及嘲笑。這樣的人有個特徵,不論表現多傑出、周遭的人多肯定,他內心始終沒有自信,始終深信“自己是不夠好的”。
在這裡我奉勸各位父母及老師,你希望你的孩子學業表現優秀、學習更多的才藝,卻缺乏信心?還是他才藝沒那麼豐富,學業能力也不見得很強,卻是個對自己充滿信心的孩子?就長遠來看,一個對自己充滿信心的孩子,他的人生自然比較快樂,生命也比較容易成功。
3、我是獨特的,而且是被愛的
我們還是回到所謂信念與情緒之間的關係。任何人的抑鬱情緒都不是憑空發生的。其實,任何一個情緒背後都有一個信念要為之負責。當一個抑鬱症病人出現了過度自責及強烈自我罪惡感的時候,他滿腦子只有一句話:“一切都是我的錯。”也沒想要如何彌補及改正,他是如此地相信自己的無能為力,因此整個人完全沉浸在自責意念及罪惡感當中。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在太多的過去、太多的成長過程裡面,將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是笨的、永遠不夠好這件事情,視之為一個“事實”,而非他的一個“信念”。
一旦一個人將某個看法視為事實而非信念時,他就沒有機會去改變它,那麼,所有的心境、人生觀都會圍繞著這個信念而建立,所以他人生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