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的物品典制策書,像過去宣帝、景帝、文帝、武帝輔佐曹魏時那樣。成都王司馬穎擔任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並給與天子使用的黃金鉞,賜加九錫,特許入朝時可穿鞋並攜帶佩劍,不必趨行。河間王司馬擔任侍中、太尉,加賜弓矢、鉞、圭瓚三錫。常山王司馬擔任撫軍大將軍、統領左軍。封廣陵公司馬為王,併兼任尚書、加授侍中。封新野公司馬歆為王,都督荊州諸軍事,加授鎮南大將軍。齊王、成都王、河間王三個王府,分別設定僚屬四十人,有武號的屬官森然排列,文官僅配充數而已。因此頭腦清醒的人都認識到兵禍並沒有止息。己卯(二十六日),任梁王司馬肜為太宰,兼任司徒。
光祿大夫劉蕃女為趙世子妻,故蕃及二子散騎侍郎輿、冠軍將軍琨皆為趙王倫所委任。大司馬以琨父子有才望,特宥之,以輿為中書郎,琨為尚書左丞。又以前司徒王戎為尚書令,劉暾為御史中丞,王衍為河南尹。
光祿大夫劉蕃的女兒是趙王長子司馬的妻子,所以劉蕃和兩個兒子散騎侍郎劉輿、冠軍將軍劉琨都是趙王司馬倫委任的。大司馬司馬因為劉琨父子有才能及聲望,特地寬宥了他們,任劉輿為中書郎,劉琨為尚書左丞。又讓前司徒王戎任尚書令,任劉暾為御史中丞,王衍為河南尹。
新野王歆將之鎮,與同乘謁陵,因說曰:“成都王至親,同建大勳,今宜留之與輔政;若不能爾,當奪其兵權。”常山王與成都王穎俱拜陵,又謂穎曰:“天下者,先帝之業,王宜維正之。”聞其言者莫不憂懼。盧志謂穎曰:“齊王眾號百萬,與張泓等相持不能決;大王逕前濟河,功無與貳。今齊王欲與大王共輔朝政。志聞兩雄不俱立。宜因太妃微疾,求還定省,委重齊王,以收四海之心,此計之上也。”穎從之。帝見穎於東堂,慰勞之。穎拜謝曰:“此大司馬之勳,臣無豫焉。”因表稱功德,宜委以萬機,自陳母疾,請歸藩。即辭出,不復還營,便謁太廟,出自東陽城門,遂歸鄴。遣信與別,大驚,馳出送穎,至七里澗,及之。穎住車言別,流涕滂沱,惟以太妃疾苦為憂,不及時事。由是士民之譽皆歸穎。
新野王司馬歆將要赴鎮南大將軍之任時,與司馬同車去拜謁陵墓,藉機對司馬說:“成都王與惠帝關係最為親近,又同您一起建立大功勳,現在應當把他留下來與您一起輔佐朝政。如果不能這樣,應該剝奪他的兵權。”常山王司馬和成都王司馬穎也一起去拜謁陵墓,司馬對司馬穎說:“今天的天下,是先帝的功業,你應當考慮主持朝政。”聽到這話的人無不感到憂慮恐懼。盧志對司馬穎說:“齊王軍隊雖然號稱百萬,但和張泓等人作戰時卻相持而不能決勝,您則一直前進渡過黃河,功勞無人能夠與您相提並論。現在齊王卻要同您共同輔佐朝政。我聽說兩雄不能並存,應當趁太妃有小病,請求回封國侍奉太妃,把大權讓給齊王,這樣來使天下人心都歸附您,這是上策。”司馬穎採納了這個意見。惠帝在東堂會見司馬穎,慰問犒勞他。司馬穎拜謝說;“這是大司馬司馬的功勞,我並沒有參與什麼。”於是就上奏表稱讚司馬的功勞與美德,應當委以處理天下大事的重任,又陳說母親有病,請求迴歸封地。隨即告辭出宮,不再回住地,立刻拜謁太廟,從東陽城門出去,就回封地鄴城了。派信使去同司馬辭別,司馬非常驚訝,急馳出城送司馬穎,到七里澗,追上了他。司馬穎停下車話別,淚如雨下,只是憂慮太妃的病,而沒有說到時政。因此士人與百姓的讚譽都歸向司馬穎。
闢新興劉殷為軍諮祭酒,洛陽令曹攄為記室督,尚書郎江統、陽平太守河內苟參軍事,吳國張翰為東曹掾,孫惠為戶曹掾,前廷尉正顧榮及順陽王豹為主簿。惠,賁之曾孫;榮,雍之孫也。殷幼孤貧,養曾祖母以孝聞,人以谷帛遺之,殷受而不謝,直雲:“待後貴當相酬耳。”及長,博通經史,性倜儻大志,儉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頹然而不可侵也。以何勖為中領軍,董艾典樞機,又封其將佐有功者葛、路秀、衛毅、劉真、韓泰皆為縣公,委以心膂,號曰:“五公”。
司馬徵召新興人劉殷擔任軍諮祭酒,洛陽令曹攄任記室督,尚書郎江統、陽平太守河內入苟任參軍,吳國人張翰任東曹椽,孫惠為戶曹掾,前廷尉正顧榮和順陽人王豹任主簿。孫惠是孫賁的曾孫,顧榮是顧雍的孫子。劉殷年幼時失去父母,家境貧寒,贍養曾祖母而以孝著稱,有人送給他糧食布帛,劉殷接受而不道謝,直說:“等我富貴了一定酬謝。”長大後,學識淵博,精通經史典籍,性情卓越胸懷大志,節儉而不粗陋,清高而不孤僻,使人看到他不由得感到恭順而不能侵犯。司馬任用何勖為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