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澄懼,使其將杜蕤守江陵,徙治孱陵,尋又奔沓中。別駕郭舒諫曰:“使君臨州雖無異政,然一州人心所繫,今西收華容之兵,足以擒此小丑,柰何自棄,遽為奔亡乎!”澄不從,欲將舒東下。舒曰:“舒為萬里紀綱,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誠不忍渡江。”乃留屯沌口。琅邪王睿聞之,召澄為軍諮祭酒,以軍諮祭酒周代之,澄乃赴召。
王澄自己出兵攻打杜,在作塘駐紮。以前在山簡處任參軍的王衝聚集部眾迎接應詹當刺史,應詹因為王衝不可靠,離開他返回南平,王衝於是自稱刺史。王澄懼怯,派自己的部將杜蕤防守江陵,自己把治所遷徙到孱陵,不久又逃奔沓中。別駕郭舒勸諫王澄說:“您到荊州雖然沒有特殊的政績,但仍是一州的人心所寄託的,現在您把華容縣的軍隊從西邊調回,完全能夠擒獲這個小丑,怎麼能夠自己放棄,倉惶地逃走呢?”王澄不接受,想帶著郭舒往東走。郭舒說:“我擔任著處理一州紀綱法度的職務,不能夠扶正州務,現在您外出逃亡,實在不忍心渡江。”於是就留守在沌口。琅邪王司馬睿聽說後,就徵召王澄擔任軍諮祭酒,以軍諮酒祭周代替他原來的職務,王澄於是應召而來。
始至州,建平流民傅密等叛迎杜,別將王真襲沔陽,狼狽失據。征討都督王敦遣武昌太守陶侃、尋陽太守周訪、歷陽內史甘卓共擊,敦進屯豫章,為諸軍繼援。
周剛到荊州時,建平的流民傅密等人叛離,去迎接杜,杜的別將王真襲擊沔陽,周於是狼狽地失去所守。征討都督王敦派武昌太守陶侃、尋陽太守周訪、歷陽內史甘卓一起攻打杜,王敦進軍到豫章駐紮,作為各支軍隊的後援。
王澄過詣敦,自以名聲素出敦右,猶以舊意侮敦。敦怒,誣其與杜通訊,遣壯士扼殺之。王機聞澄死,懼禍,以其父毅、兄矩皆嘗為廣州刺史,就敦求廣州,敦不許。會廣州將溫邵等叛刺史敦訥,迎機為刺史,機遂將奴客門生千餘人入廣州。訥遣兵拒之,將士皆機父兄時部曲,不戰迎降;訥乃避位,以州授之。
王澄前去拜訪王敦,自認為名聲一直在王敦之上,還想按照以往的想法輕侮王敦。這次王敦大怒,誣陷他與杜有信使來往,派壯士把王澄掐死。王機聽說王澄死了,害怕受牽連,因為自己的父親王毅、哥哥王矩都曾經當過廣州刺史,就到王敦那裡請求到廣州任職,王敦不允許。正遇到廣州的武將溫邵等人叛離刺史郭訥,迎接王機去當刺史,王機於是帶著家奴、門客一千多人到了廣州。郭訥派兵阻擊王機,但部將兵士都是王機父親、哥哥任職時的人馬,因而不戰卻迎上去投降,郭訥於是辭職,把職務交給王機。
'32'王如軍中飢乏,官軍討之,其黨多降;如計窮,遂降於王敦。
'32'王如的軍中飢餓睏乏,官軍征討他們,王如的屬下大多投降。王如沒有辦法,於是向王敦投降。
'33'鎮東軍司顧榮、前太子洗馬衛皆卒。,之孫也,美風神,善清談;常以為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終身不見喜慍之色。
'33'鎮東軍司顧榮、前太子洗馬衛都去世了。衛是衛的孫子,風韻
神氣很優美,善於清談。常常認為別人沒有做到的,能夠在情理上寬恕,遭人意外的冒犯,也能夠用道理來排遣,所以終身都沒有表露出高興或生氣的神色。
'34'江陽太守張啟殺益州刺史王異而代之。啟,翼之孫也,尋病卒。三府文武共表涪陵太守向沈行西夷校尉,南保涪陵。
'34'江陽太守張啟殺了益州刺史王異,自己取代了王異的職務。張啟是張翼的孫子。但不久就病死了。益州三個官府的官員一起表奏涪陵太守向沈擔任西夷校尉,到南面守衛涪陵。
'35'南安赤亭羌姚弋仲東徙榆眉,戎、夏襁負隨之者數萬,自稱護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公。
'35'南安赤亭羌人姚弋仲向東遷徙到榆眉,戎人、漢人攜帶妻兒老小跟隨他的人有幾萬,姚弋仲自稱護羌護尉、雍州刺史、扶風公。。 最好的txt下載網
13 313年
公元313年)
'1'春,正月,丁丑朔,漢主聰宴群臣於光極殿,使懷帝著青衣行酒。庾珉、王雋等不勝悲憤,因號哭;聰惡之。有告珉等謀以平陽應劉琨者,二月,丁未,聰殺珉,雋等故晉臣十餘人,懷帝亦遇害。大赦,復以會稽劉夫人為貴人。
'1'春季,正月,丁丑朔(初一),漢主劉聰在光極殿宴請群臣,派晉懷帝身穿青衣巡行酌酒勸飲。庾珉、王雋等人不勝悲憤,因此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