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就是周、程、朱、陸、張。周即周敦頤,主張“靜”、“誠”的潛修功夫,“靜”則“無慾”,“誠”則“明”,*見性,道在其中。程即程灝、程頤,程灝認為理須以“誠”、“敬”存之,程頤更說“誠”在身體力行,故理須儘性,性即是理,理要力行,致知在格物。朱即朱熹,主張“格物以致知為先,明善以誠身為要”,認為“究理致其知,反躬踐其行,居敬明誠,以臻事功”。陸即陸九淵,主張自然,修身養性,他認為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道合一,應物無窮。張即張載,他認為“變化氣質、歸於本質”是理的境界。後人以這幾位理學大師的居處命名,為他們定了學派:周敦頤居濂溪,稱為濂學派;張載居關中 縣,稱為關學派;二程居洛陽,稱為洛學派;朱熹講學於閩西,稱為閩學派。共分為四派。
宋明理學,除關學派外,大都是唯心主張者,但學習這些理學思想有助於提高人們的思辯能力。閻錫山潛心探求,對其以後二元哲學思想的形成和晚年“中”的理論的確立,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義塾中,閻錫山不僅學習了理學範著,而且對心學也頗感興趣。他在研究了陸九淵的“心道合一”的“理則”後,發覺理學與心學,原本是同出一源的,是“並行而不相悖”的一種學問,只是在方法上有些不同罷了。於是,他又認真研讀了王陽明的學說。
王陽明,乃明朝大儒。他的學說繼承了陸九淵的心學,併發揚光大。主要是“致良知”,“良知良能”與“知行合一”之說。他認為心即是理,心為天地萬物之主宰,一切是非之衡量均在我心,故心正方可致良知。良知在行、知行合一,乃成事功。王陽明將心學理學融為一體。宋明理學影響了元、明兩代的思想,陽明學說則影響了明朝後期至清朝末年的思想。
在義塾中,閻錫山在曲本明的指導下,還研讀了經學。
經學者,經世之學。由於理學心學,過於抽象,務虛而不實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等人主張重視實用之經學,提倡“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反對空談“心、理、性、命”,認為理由事見,應本即事以明理,嘗以堯、舜、周、孔之聖學,為在人生上表事功。具體說來,即六府、三事、三物。六府為金、木、水、火、土、谷。三事謂正德、利用、厚生。三物謂六德、六行、六藝。故其為教,必得之於習行,必見之於身世,必驗之於事功。有七字富天下,六字強天下,五字安天下之說。七字為墾荒、均田、興水利;六字為人皆兵、官皆將;五字為仁、義、理、智、信。
總之,經過一年多的深讀,17歲以前接受的文化教育,使閻錫山初具儒學的基本知識。以後的實踐證明,青少年時期受到的各種學說的薰陶,特別是程、朱、王、顧之學的濡染,對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政治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大的、不可逆反的影響。
一、年少經商 浪跡省城(1)
當閻錫山專心研讀諸子經書的時候,1900年北方各省爆發了大規模的義和團反帝運動。6月17日,八國聯軍為*義和團運動,攻陷大沽口炮臺,並向天津、北京進犯。這一切,動搖著清王朝的腐朽統治,也攪亂了閻錫山二度平靜的讀書生活。
6月21日,西太后以皇帝名義發表詔書,表示對外宣戰,但事實上沒有應戰的決心,也沒有堅決抵抗的部署,所以當侵略聯軍8月14日打到了北京城時,慈禧太后攜帶光緒皇帝和一些皇族、大臣,倉皇離宮,經昌平,出居庸關,轉入山西省境內。附近省份清軍便來山西勤王。清政府甘肅馬玉崑和董福祥的部隊經龍泉關開進山西,路經閻的家鄉河邊村。
聽說這些部隊紀律很差,村民都十分恐懼,於是共同決定推舉一位糾首(相當於現在的村長)出面與部隊交涉,免得部隊過村洗劫一空。閻錫山在村中素有“勇敢”的名聲,又讀了那麼多書,大家把希望盯在了他身上,公推他為糾首,負責保護全村利益。對於這一擔有風險的差事,閻錫山絲毫沒有推卸,接事後,立即與村中長者商議對付辦法,接著集合村中壯丁,略加訓練,各執刀矛和土槍,在村路邊嚴密戒守,等待清軍透過。當時村中沒有支援防衛的費用,閻錫山便私取繼母陳秀卿的首飾出當,換成錢幣,作為活動經費。由於戒備較嚴,清軍過後,全村基本安然無恙,沒有受到多大損失。事後村裡人對閻錫山自有稱道。陳秀卿知曉閻錫山私取首飾的舉動是為了大家,認為做得很對,未加責備。這件事雖說不大,但經此,閻錫山的“勇敢”得到了充分表現,村中的人對他不得不刮目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