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到時候再說。”彥荷不冷不熱地回答,拉著李問菊、鄧陽英、朱仕坤幾個團起一桌,談笑風生。
果真是近水樓臺,菜餚豐盛。
吳衛東率先祝酒後,知青們互相敬酒,開懷暢飲。童無逸酒量不錯,來者不拒。陳明瑞酒量有限,但今天高興,逮著順眼的就碰杯,也不說緣由。旁人不知就裡,還以為他是海量,存心要灌醉別人,都躲他。只有童無逸清楚,他是為慶祝“七。一”出書,安心要灌醉自己。
果然,當眾人退席,只有楊忠貴、張信智、童無逸、陳明瑞沒下桌子,趙渝又提了瓶白酒來“換個頻道”時,陳明瑞一頭趴在桌子上,沒到位,乾脆梭到地上睡著了。惹得劉曉英氣沖沖地數落著,拖他到旁邊沙發上躺下。
紫霞宮是興盛最好的舞廳,音響特好,燈光絢麗,設施考究,舞客眾多。童無逸被李問菊一夥抓下桌子,拉了來。她們都曉得童無逸是舞林高手。舞姿瀟灑,舞步規範,特別是快三、快四,把舞伴旋得要飛起來。而且最會帶人。從沒跳過舞的人,只要他帶下場,要不了幾步,就會走得有摸有樣,像那回事。旁人還看不出是生手。換一個男角,就不行了,包管邁不開步子,扯得出血。
人們都說他是舞林高手,童無逸自己卻非常明白,自己只不過是業餘水平,根本沒有國際標準舞所要求具備的基本功,沒有國際標準舞者的素養和身材。
他是在1958年十三歲時,跟在學校文工團請來的市歌舞團指導老師後面,邁開今生第一個舞步的。當時叫“國際舞”。“華爾茲、倫巴、探戈、狐步舞、布魯斯、圓舞曲、薩克斯、爵士樂。。。。。。”這些名詞和老師優雅曼妙的舞姿,契合了他對書中西方上流社會和宮廷舞會的綺麗幻想。
因為中南海每週都開舞會。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他們都要和歌舞團的女演員跳舞,所以,興盛縣團委在大饑荒後的1963年“五。四”青年節,用縣政府大禮堂開了一次空前絕後的國際舞會,也就不足為奇了。
沒有光鮮的服裝,沒有皮鞋,穿著唯一一套沒補過的白襯衣、藍褲子,穿著半舊解放鞋,拿著死乞白賴從團支書手中討得來的入場券,糧站翻倉工童無逸晚飯吃得飽飽的,梳光生頭髮,擠進了彩燈輝煌,綵球高掛,綵帶飄搖的縣政府大禮堂。雖然沒有想象中的浪漫美好,還得為偶爾的踩人或被踩向舞伴道歉;並要有足夠的自尊來抵禦因身份而生的自卑,但他畢竟感受到了那種氛圍,那種人性的釋放,個性的張揚,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在這裡,每個人都有選擇和被選擇的機會;每個人都有接受和不接受的自由;這裡瀰漫著彬彬有禮的男士女士充分釋放的友愛真情;更有在醉人的音樂聲中,舞者雙方心靈相通的默契,肢體和諧地律動。總之,這是一個充滿著自由、平等、博愛的所在,是現實生活中不曾有過的,適宜他生存的地方。
當時一部電影中,國軍女特務阿蘭小姐,因那幾步美妙絕倫的倫巴,成了童無逸一般舞迷們津津樂道、稱羨不已、自愧不如、難以企及的偶像。
()免費TXT小說下載
之後,國際舞在中國大陸上消失了十多年。當國際舞以“交際舞、交誼舞、廣場舞、集體舞、XX步。。。。。。”的名稱和形式捲土重來,同新興的迪斯科一起風靡全國的時候,童無逸頂替67歲才退休的母親回到興盛城關醫院,第二年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帶職考上了衛校,之後又考上了成都中醫學院,畢業後在四川醫學院進修西醫。童無逸在衛校、在大學校園潛心學醫九年的同時,舞藝也得到了提高。學成後回到興盛城關醫院,他教回了全醫院所有想學跳舞的男女同事。他瀟灑的舞姿、規範的舞步、魁梧的身材、高雅的氣質、爽朗的風度、幽默的談吐、真誠的笑容、美男子的形象,成了各個舞廳裡引人注目的人物。有人當面恭維他是“漢武帝”——“汗舞帝”!因他常跳得汗下如雨。“汗舞帝”成了各舞廳老闆爭相贈送歡迎票的貴賓。
今天,童無逸和每個老知妹都跳了至少一曲。
鄧陽英嬌小玲瓏,輕巧主動;朱仕坤優雅高貴,從容端莊;李問菊嬌媚柔韌,扭擺華麗;童無逸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用歡快輕靈的風格帶鄧陽英;用沉穩莊重的風格帶朱仕坤;用瀟灑奔放的風格帶李問菊。從扶肩抱腰握手的肢體接觸,感知和傳遞微妙的資訊;隨音樂旋律的迴環婉轉、起伏跌宕、促急舒緩、喜樂悲憂,適時調整肢體位置、維持舞步節奏、控制動作幅度、表現音樂主題、抒發內心感觸,達到配合默契、動靜有序、肢體和諧、心靈交匯、人我雙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