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巨大危險。女孩的貞潔神聖而又脆弱。很多文化用玻璃和水晶喻指貞潔的纖弱。
女孩和玻璃總是處於危險之中。(德語)
女孩是薄玻璃。(俄羅斯聯邦奧塞梯語)
女兒是脆弱的容器。(美國英語)
女孩好比水晶,碎了就無法修復。(亞美尼亞語)
有蠟封的瓶子和有處女膜的女孩[才是好的]。(馬格里布地區阿拉伯語)
玻璃和女孩易碎。(朝鮮語)
最後一則諺語後面還有如下評語:“古老的禮儀分開男女以保護女孩,好使她們保持婚前玫瑰花蕾似的清新。”如何能使清新花蕾免受傷害?危險重重。如何確保她不被觸碰?一則西班牙諺語說道:“頭髮和處女,多為假貨。”許多諺語表明,有吸引力的女孩更難保持貞潔。
處女子宮和聖誕節的陽光一樣少見。(丹麥語)
女孩誠實的性格像雪,雪融後再也看不見白色。(羅馬尼西亞語)
處女和美貌的結合多麼罕見。(以色列希伯來語)
純潔的[只有]沒人要的女孩。(美國英語、荷蘭語)
諺語堅持,女孩必須堅持不懈地抗拒失身的誘惑。假如人們說一個女孩“不乾淨了”(印度尼西亞語),意思是她“失去了貞潔”,因為失身受人歧視。源於多種語言的諺語反覆強調,女孩應該“潔身自好”;應該對自己負責,失身是咎由自取。儘管一則荷蘭語諺語指出,“年輕的處女不願被火燒傷”,但女孩到處面臨風險。哪怕她閉門不出也會碰到危險。如旁遮普人所說:“孃家的處女好比一團麵粉,放在外頭招烏鴉啄,放在裡頭招老鼠咬。”諺語提出各種各樣的建議,防止女孩招“啄”招“咬”,鼓勵她保持端莊正派的行為舉止。但是失去處男身在諺語裡似乎不構成什麼問題。涉及到貞潔和德行問題時,人們幾乎不考慮做愛需要兩個人的事實。諺語不強調分擔責任。
一個擁抱可以弄斷一根手鍊。(普什圖語)
值得吻的女孩不能輕易吻到。(美國英語)
選擇那條保持純潔[即貞潔]的道路。(尼泊爾語)
姑娘只能懷一次孕。(盧安達語)
待在巢裡,等著他來帶你飛翔。(馬格里布地區阿拉伯語)
不看重貞潔的諺語幾乎不存在。“如果你真的愛她,不用在意她是不是處女”(海地克里奧爾語)是一個罕見的例子,可大部分諺語都認為,女孩婚前“不檢點”是件醜事,“不潔”導致懷孕更加丟人現眼。
非難之聲四起。一則愛沙尼亞語諺語用鄙夷的口氣描述了這樣一副可怖的情形:“關係結束了,墮落的女人在角落裡,孩子坐在她腿上,奶漬留在她乳頭上。” 歐洲的基督教文化和###文化一樣,稱失節的女孩為“戴罪之人”:“偷偷犯下了罪,卻要公開生孩子。”(達爾金語、韃靼語)所有的文化都強調失節之醜,告訴姑娘們一失足成千古恨:
凡是在水上撒網的人都想抓到魚。(馬提尼克島克里奧爾語)
五分鐘的快樂,九個月的苦難。(巴西葡萄牙語)
我們讚美新娘,而後人們發現她懷孕了。(突尼西亞阿拉伯語)
心急的處女還沒當新娘就當了娘。(美國英語)
舞姿被人讚賞的女孩將成為人們議論未婚先孕的談資。(奧羅莫語)
在一則###納馬語諺語中,一個懷了孕的姑娘失去了找到乘龍快婿的機會,她永遠成不了酋長的正房:“懷孕的姑娘不能嫁給頭號人物做正房。”無數警告隨處可見:
她從來不去洗澡的地方[眾所周知這地方對姑娘來說很危險],但是……(阿根廷及智利馬普切語)
曾經有過……現在只剩下肚裡的孩子。(俄語)
有了孩子,撓背也遲了。(丹麥語)
頻繁地接吻以嬰兒告終。(匈牙利語)
寧要差嫁妝,不要壞禮物[非法懷孕]。(福爾富德語)
一 女孩、女兒及新娘(7)
即使穿著寬鬆的衣服,甚或有男人願意娶懷孕的姑娘為妻,但周圍的人仍免不了要進行惡意中傷:
漂亮的衣服藏不住恥辱。(塞爾維亞語)
姑娘的衣服讓鄰居交頭接耳。(西班牙加泰隆語、法語)
這樣的評論主要針對姑娘。唯有一則諺語提到,男人為意外懷孕也心生懊惱:“讓處女懷孕的男人憎恨每一輪新月。”(奧羅莫語)在沒有安全節育措施的情況下,需要嚴格管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