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裡,我們都只是孩子。父親母親嘮叨得最多的,除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還是生活和工作,只因為他們已經盡一生去明瞭這兩者的艱辛以及它們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他們的願望很簡單,至少,只要他們的孩子平平安安,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近來發現自己的心態又開始有點失衡,有時候自己的行為和言語會充滿攻擊性,傷人又傷己,心海,難以平靜。古語有云:不患貧,患不均。字面意思很簡單,不怕大家都貧窮,只怕分配不公平。深層意思是,怎麼樣都沒有關係,最怕的是人的心態過度失衡。一個人的心態一旦過度的失去平衡而又無法及時找回平衡,他的情緒就可能會失控,進而做出攻擊性的行為,或說出攻擊性的話,可能傷人,也可能傷己。競爭,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也是讓許多人心態失衡的原因之一,是眾多問題的源頭之一,因為競爭的結果總是造就一個金字塔,成者寡,敗者眾,上面的人總是比下面的人少。如果資源沒有限制,人們就不需要競爭,人們相互間的傷害將大大減少。但是我們是不可能避免競爭的,因為資源是客觀的事物,它的數量終究有限,而人的需求是主觀的事物,說變就變。人類的技術再發達,獲得的資源再多,如果人的需求不懂得引導和控制,總歸不會滿足,競爭就會發生,而無序而缺乏引導的競爭會導致一序列問題,進入惡性迴圈。因此,說世界大同,有幾個前提,一是發達的科技以獲得許多資源;二是高尚的教育教會人們在考慮自己的需要的時候也把他人考慮在內,如果能夠將他人的需求跟自己的需求同等對待,則能避免惡性競爭,避免傷害他人,達到共存共榮。和諧,社會做得還遠遠不夠,它的真義在於求同存異,能夠讓自己也讓他人存“異”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而化“異”為“同”是最終理想。對於社會來說,就是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應該能平等地看待其他人,平等地對待每個人的需求,尊重每個人的權利,就如自己對待自己一般。而以人為基礎存在的組織和機構也都應該體現這一精神。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地無分彼此,看破“你”和“我”,看透“人”和“物”,悟明“是”與“非”,則心可大成,才能真正達到心如止水,笑待一切,任憑狂風驟雨,我自不動如山。達此境界者,大徹大悟,不一定是和尚,不一定是尼姑,和尚和尼姑也極其少能做到。當然,也不是我。
天命是什麼?過去發生,正在發生,即將發生的一切是天命;想與“天命”抗爭,拼盡一切努力,成也好,敗也罷,還是天命。說“一切命中註定,不必做過多抗爭,隨遇而安”者,非知天命之人。說“不存在命運,我的命運自己主宰”者,亦是不懂天命之人。天命是客觀,信者有,不信者也有,不抗爭是天命,抗爭也是天命。大天命也許是時間與空間的乘積,小天命是一個人從出生到入土為安的一切活動與遭遇。那麼天命有什麼意義?意義就在於知天命者不會怨天尤人,能夠坦然地生活工作和麵對生老病死。
祝所有人新年快樂。
伯樂之道
我們都經歷過面試,有的還面試過別人。面試是一個公司或團隊的“大門”,面試官是“門神”,而應聘者則是叩門想要加入的人。所以,為公司或者為自己的團隊物色正確的人選,是門神的最重要的職責。古語有云: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不要求每個門神都是伯樂轉生,但也應該有這個意識,只要人品過了關,都是人才,只是“才”有多高,或者是哪些方面的“才”而已,而這些“才”又是否是我們所需要的。伯樂,毋庸置疑,他本身是一個人才,而且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人才,因為他可以發現更多的人才。如果沒有伯樂,則世界就會少了很多人才,因為他們都被埋沒了,被眾人視而不見。但是伯樂他不會在各方面都強於他能發現的人才,也做不到。所以,面試官也一樣,你不需要各方面都比應聘者強,然後才敢問,才敢當面試官。當然,好的面試官挖掘人才,不好的面試官,則可能會人為的埋沒人才,或“創造”大幫人才,例如將不合適的人才也認為是合適的人才。因此,面試官不但對應聘者影響大,對公司影響也大,前者影響他人命運,後者長期累積可以影響公司形象和命運。
對於不合適的人才,如果簡單地以“仁慈”之心納下,看是幫了人家,實際上則可能是害了人家害了團隊。因為一個團隊之所以需要多一個人,往往是因為工作負荷需要,如果招進來的這個人達不到要求,做不了實際需要他做的事情,那麼,預算多了一個人的預算,需要做的工作也不能減少的情況下,怎麼辦呢?由其他人承擔他的那份工作,則此難免影響軍心士氣。而對於他,長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