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人性不是?將來不論如何,他葫蘆道人終須顧念點兒情份,只是貧道卻須小心,萬萬不可在葫蘆道友那裡落下口實。”
正所謂“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吃虧或者就是佔便宜,冥河老祖今日或者吃了一個啞巴虧,未嘗不是他日一番善果!
第二卷 086回 六道地府初議事 三界部族多奔忙
說胡盧等三人辭別冥河老祖,接引道人說道:“此間道友若無要事,不如隨貧道一起到教中,少住幾日。”胡盧聞言,略感詫異,說道:“此間事情雖了,但於情於理,我等也該再去見平心娘娘一次,回個信兒,把事情交待一下吧?”準提道人接道:“接引師兄甚少在人間行走,對這些禮數卻是不甚了了,又放心不下教中諸般事務,固有此語,不如接引師兄先回西方,由貧道和葫蘆道友去向平心娘娘辭行。”
胡盧這才釋然,他卻不知,接引道人固然絕少在紅塵人間行走,卻也不會連這最基本的常識也不知道,只是因為平心娘娘雖是祖巫后土所化,身具化身六道的無量功德之人,終是修為甚是有限,根本不在接引道人眼中,若無必要,下意識便存了幾分輕視之心。至於剛入地界之時,卻又不同,接引提出須見平心娘娘一面,無非是想借平心之口,要胡盧知道自己所言未虛,並非信口開河,對冥河老祖生出惡感。
三人作別,接引道人自回西方教不提,單表胡盧、準提二人來見平心娘娘,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平心娘娘再三謝過,尋思:“葫蘆道友果然是德高望重,連冥河老祖這般桀傲不遜之徒,都須拜服有葫蘆道友的威儀之下。”這卻是平心娘娘出身巫門,不通天數,並不知曉胡盧根腳、神通,正好是那冥河老祖的最大剋星,和什麼德高望重卻沒有半點關係。說道:“冥河老祖雖已應下,但修羅一族已成氣候,放任不管終是個麻煩。況且六道輪迴新立,秩序尚未建全。名不屬實,葫蘆道兄乃是三界少有大智慧者。不知可有甚建議以教貧道?”
“大智慧者?還三界少有?”對於平心娘娘的這個尊稱,胡盧打心眼兒裡高興,但卻不敢承認,說道:“貧道何德何能,當得道友如此贊諭。”準提道人接道:“葫蘆道友卻是太過謙虛,便以道友的經歷——教化洪荒人族萬民,指點倉造字,助軒轅戰敗蚩尤。導大禹治理洪水肆虐,那件不是關乎三界安危?便稱為三界第一智者亦不為過。”
胡盧聞言,心中苦笑,尋思:“貧道行事原本沒什麼明確的目的。所行之事幾盡屬是機緣巧合、因緣際會,遇上之後,下意識地按照記憶中地歷史程序行事,或者說叫‘順天行事’,就算沒有貧道參與,結果多半也不會改變多少。憑白落下這許多好處,心中已覺慚愧,再枉稱三界第一智者,那就有些狂妄過分了。奈何別人不得而知,貧道又不能明言直說;照準提道友的說法。卻是把貧道這‘智者’地稱呼坐實了。”
平心娘娘、準提道人見胡盧默然不語,還道他已經預設了;一個說:“請道友不吝賜教”;一個道:“正要聽聞道友高見”。
胡盧在地界已經很有些時日,對六道輪迴亦有新的認識:三界六道就目前而言其實乃是個相對非常廣泛的概念。三界為天、地、人三界,六道是天道、人道、畜牲道、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所謂祖巫后土身化六道輪迴。重點乃是輪迴。卻非是六道。六道本來就是個概括的說法兒,以人道為例。並非單指人類,而是指洪荒一切人形生物;再如畜牲道,以字面意義來理解,應該是指被人放牧畜養的動物,實際上卻幾乎包括了洪荒世界的絕大部分物種,連得道未化形的妖類若不幸身隕也要入畜牲道,行輪迴之事。
由於三界的生靈,目前只有人族創造了真正意義上地統一文字,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對六道輪迴的描述也夾雜了太多的私人感情和習慣。還有一點須要明確,所謂祖巫后土身化六道輪迴,只是增加了一個貫通三界,並具有輪迴功能的樞紐。除此之外,三界一早就有其它通道,只不過“路”難走了點,不能適用於絕大多數地尋常生靈罷了。
洪荒億萬生靈真正常久居住的地方,是三界,而不是六道,六道只是六條“道”,並非指生存空間。至少人道中的“人”,畜牲道的“畜牲”,就共同生活在人界,而不是住在各自的“道”。洪荒和人界也不是同一個概念,而是泛指天、地、人三界。
六道輪迴的現狀,或者說地界的現狀,也可謂是“諸侯”林立,由於原住民數量
又缺乏大神通者,只能依附於別人;因此地界的勢力娘娘的地獄道、冥河老祖的修羅一族,以及極少量地西方教下門人,缺少統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