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3/4 頁)
家身體欠佳。陷入昏迷之中,委實無力出面。
於是闡教的修士們,雖然皆有退意,但是卻沒人願意率先表態。大家僅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先定三人,分別是:太乙真人和雲中子、廣成子。太乙真人乃是本事件的發起人之一,自然當得此任,然而太乙真人卻道:“此事雖因貧道那不肖弟子而起,不過貧道身卑位微,擔個副職已是心竭力衰,全憑事出有因,任何有能力代表本教出言。”
廣成子名為闡教十二金仙之首,更曾是一代人皇帝師,在闡教地位甚是尊崇,原可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整個闡教,奈何碰到了另一位人皇帝事,實在沒面目多說,尤其眼下出頭更委實不是什麼好差事。當即廣成子說道:“眾位心意,貧道已知,然卻貧道才德不足,,適才葫蘆道人早已經說過,不論協商解決,還是做過一場,此均非貧道可以做主,慚愧慚愧。”
恰逢雲中子因前事而心中不忿,有意向六耳獼猴討還公道,眼見太乙真人和廣成子盡皆推委,當下懶得多說,直接站了出來。然而云中子又不願自揭傷疤,言辭間不免有些含糊,向胡盧說道:“道兄之意,貧道已然盡知,然則道兄所言皆是新變故,不知道兄未來之前的老事情,葫蘆道友又欲做何解?”
胡盧其實不瞭解雲中子與六耳獼猴知事之間的恩怨,只道雲中子問得乃是哪吒和玄元地事情,於是笑道:“哪吒無故擾亂東海秩序,並打殺東海龍族的尋海夜叉李艮,龍族三太子敖丙,縱然年紀小小,卻到底是犯了大錯,對其略作懲戒,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說起來吃虧的還是東海龍族,幸好東海龍王敖廣和陳塘關總兵李靖相交甚厚,並不打算深究,雙方只須當面說透,便可揭過。
只是東海龍族不曾想到哪吒年紀青青,竟然不識好人,狂傲到如此程度,邀來貧道棄徒玄元,以軒轅遺寶射傷龍族三太子敖丙。東海龍族礙於貧道顏面,不曾興師動眾,起兵揖拿玄元,但貧道豈等坐視東海龍族受損,棄徒玄元逍遙?是以,貧道令門下弟子將玄元捉了,並打算將其鎮壓於東海之底百年,以還此因果。
這就是事實大致經過,貧道卻不認為和貴教有何冒犯之處。復有和衝突地必要,竟值得貴教如此興師動眾,進而圍攻貧道門下及東海一腫龍族。即使哪吒乃是貴教門下,但其至今依舊安然無恙,貧道素知雲中子道友的德行,皆是上上之品。福德金仙!如今挺身而出,可尚有他論嗎?”
雲中子一時無語;正在這時,忽然有人嘆道:“葫蘆道友果然宅心仁厚,為人處事公平公正,不失公義之心,當為我輩楷模,貧道佩服之極。”
在場修士定睛看去,齊齊吃了一驚,不意竟是闡教教主玉清道人元始天尊親至。闡教的修士們急忙跪到在地。皆道:“恭迎掌教老師聖駕。”胡盧及其門下並東海龍族,亦不敢待慢,紛紛施禮相見。唯有胡盧、莫言、倉頡三人相對比較隨意。僅只略一躬身,打了個揖首。
元始天尊並不理會自己地一眾門人,而是先還了胡盧一禮,然後望向莫言,說道:“這位道友面生的很,洪荒竟有如此人物而貧道竟不知曉,未知如何稱呼?”胡盧代為答道:“此乃貧道首徒,有熊氏第一代族長莫言,其妹之孫便是那人皇軒轅。”元始天尊心下微驚。尋思:“此人修為之精深,竟幾乎不下其師,又與人皇軒轅有祖孫之親,當真不可小覷。”然後笑道:“葫蘆道友當真好福氣,有徒若此,甚幸子,貧道可是羨慕地很啊。”
胡盧暗自得意,亦笑道:“聖人謬讚,聖人門下有十二金仙。亦是上佳,日後更加難以估量。”心中卻想:“確實難以估量!貧道不過據實而言,你怎麼想是你地事情。”
元始天尊自然不知胡盧心思,只道胡盧在說客氣話,失笑道:“道友何必過謙,就門下弟子而言,貧道自問就多有不如。然而最讓貧道看重的,卻是道友地品行和處置恩怨地方式,貧道有意向道友效法一二。不知道友可有異意?”
胡盧雖覺元始天尊話說的古怪。但卻不曾發現有什麼不妥之處,隨口應道:“既然聖人有意。貧道自無異議。”元始天尊的笑意越發濃烈,接道:“如此便好。”然後元始天尊忽然伸手一招,當即有一寶瓶自廣成子懷中飛出,落在元始天尊掌內,含笑道:“葫蘆道友即無異意,那麼便請入此瓶內暫住百年吧!”
話音未落,元始天尊掌中寶瓶陡然射出一道奇光,迅速將胡盧罩定。胡盧不意元始天尊居然和自己玩這一手,以元始天尊地身份,動手之時,雖然不一定非要讓自己三招五式,才算合情合理。但是,怎麼也得把話說清楚,好歹讓自己準備一下吧,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