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3/4 頁)
仙女姐姐不是很忙很忙嗎?”
太子妃:呵呵!
你那個一直崩人設的父王到底拿了什麼崩人設的教育模式教你!
……
待到五歲,皇太孫已經對大昭有幾個郡,幾條河道甚至官道延伸到哪兒瞭如指掌。
一日,皇帝在南書房批閱奏摺,讓哥兒到一旁隨便塗畫,皇帝偶爾抬首瞧那邊坐的端正的皇太孫,也不見他有任何沒耐心的舉動,便一直處理到將奏摺全看完了。
待皇帝將奏摺批改完,拿著一本有趣的摺子準備這個玉念一念上頭寫的趣事兒,卻見玉所畫的紙張上頭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不知道什麼東西的字。
那些字工工整整,卻一個一個如樹幹如葫蘆的字列在紙上,讓皇帝十分錯愕:“哥兒,你告訴皇爺爺,你寫得這些什麼?”
“回皇爺爺,孫兒在算大昭每人的銀子用度,”皇太孫坐在炕上算了一個多時辰,卻不覺得累,“適才秦相說京中百姓富裕,每人每月的工錢可有三兩銀子,但廣西郡卻十分貧窮,每人不足一吊錢……”
他在紙上寫下一個阿拉拍數字“3”又寫下一個“1”看得皇帝大為興起,指著那阿拉拍數字道:“哥兒這個寫的是什麼?兒年紀小小,竟然算得這麼快,但是你寫的皇爺爺全數都看不懂呢。”
玉繼續在那裡算,邊寫邊道:“這是阿拉拍數字,母妃教兒的,用這樣子算,比太傅交的要算快一些……”
他如今也算到了收尾處,這會兒將最後的數值一填,道:“京中的百姓,每人一年可以有三十六兩銀子呢,而廣西郡的百姓,一年卻不足十二兩銀子,這樣加起來,京中一戶人家除了吃飯穿衣交稅,還有莫約能結餘一百兩左右,而廣西郡卻不能存下十兩銀子……”
皇帝站在那兒,吃驚得連手上的摺子都掉了,痴愣愣看了半響,皇帝一把舉起玉哈哈大笑:“天佑我大昭,天佑我大昭!哥兒果然是天命所歸!”
玉毫無防備被皇帝一把抱起,嚇得掉了手中筆,那沾滿墨汁的筆咚一下掉在皇帝的臉上,皇帝毫不在意,一把抹過潮溼的面頰,頂著一張全是墨汁的臉,抱著自己最心愛的孫子,向皇后報喜去了。
得讓皇后好好挑一挑這京中的名門閨秀,不是萬里挑一的可配不起他的哥兒!
……
安王沒有子嗣,這些年,眾皇孫中除了哥兒,還有就是六皇子府中去年生了一個嫡子,四皇子、五皇子都還未有動靜。
他也不敢作死跪到皇帝面前求皇帝將兒過繼到自己名下當自己的嫡子,但他喜歡皇太孫又喜歡的緊,時不時會帶著一些尋常孩童喜歡的玩意兒探望皇太孫,與他玩鬧一會兒。
在哥兒一歲的時候,安王所帶的那些小風車、小腰鼓還能讓皇太孫咯咯直笑,很是滿足,但如今皇太孫受了太子啟蒙之後,安王讓人稀奇古怪的玩具便就要著實下一番功夫才討好得了玉了。
好在大昭這幾年商業繁榮,從外頭經大船流入的新奇玩意兒也是多之又多,這日,安王命人抬著一個大箱子入了東宮。
“哥兒,快來快來瞧一瞧,皇伯伯給帶了什麼好玩的過來!”安王獻寶亦是十分迫不及待,伸手就讓人趕緊開啟他,讓人抬出來,“快看,這可就是僅此一件,是西洋的機械鐘!”
皇太孫站在那兒拱手作揖:“安王伯伯,您辛苦了!”
安王驀然一愣:“呃……”
皇太孫以前很喜歡安王這個皇伯伯,但最近麼,卻覺得這個在父皇口中就因為不夠聰明被很多人“欺騙”過的皇伯伯很可憐。
原來安王伯伯過的那麼慘,就連太子之位都被奸人給騙下來了。
還被自己的側妃……哎,不提也罷!
安王覺得每次皇太孫看他的眼神和表情都有點,有點一言難盡。
怎麼說呢,好像那種,有點憐憫又有點可憐的模樣。
真是太奇怪了!
玉摸了摸臉,皺著眉,百思不得其解,這種好像自己是侄兒,玉才是伯伯的感覺是腫麼回事呀!
安王獻完了寶,皇太孫讓安王送的機械鐘放在自己的書房中,然後……然後就坐在了書桌後頭,埋頭苦讀。
伺候他的下人被這個陣仗下了一跳,待太子回來後,連忙把這事兒報給了太子:安王千里迢迢送了一個西洋機械鐘給皇太孫,皇太孫明明十分喜愛,卻只是明白了原理後,就跑到書房去讀書了!
太子聽完下人的稟告“嗯”了一聲,淡定道:“這是好事兒,下次類似這種西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