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頁)
莫再提,朕能相信,不代表別人也能信。若是……只怕又會給老四帶來不必要的謠言。他……雖不是朕最喜愛地皇子,卻是朕相信能託得了這江山的人。這朝堂。還是平穩些的好!”
淺黃色的紙上,幽幽泛著的豔麗蠟光,只有簡單數字:雍親王皇四子胤禛,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留四詔書為證。待到墨跡幹後。康熙接過李德全遞過的一個小紙筒,略微卷了一下,塞進去,封好。
我依舊跪著,雙手呈接,又向康熙嗑了幾個頭後,才退著離開,將手裡的東西收進袖攏中,才由剛才送我來地侍衛再送我回去。冷風一吹,才發現。自己的後背早已溼透。雖然求得了康熙的親筆。但胤禛即將遭受的苦,即將面對那空空的國庫。四起的叛亂,紛傳的謠言……我這心裡,卻是怎麼都高興不起來。不但如此,而且還彷彿有張看不見的網,將我地心越勒越緊。
那天,回到府裡以後,我依舊有些恍恍惚惚。墨問我,我也只搖頭,不再說什麼。又一個失眠的夜晚!胤禛不知曉最後的結局,正擔著心吧!我知曉了這個預料中的結局,卻是正痛著心。
度日如年的可怕滋味,我總算體驗了一把。為了防止洩露心裡的不安和窒息將自己逼瘋了,我在就不曾跳完整支舞蹈地香汗淋漓中忘卻,在墨那淡定的微笑中得到片刻平靜,在孩子們的溫馨圍繞中尋求堅持的勇氣… …熬過幾個日出日落,時間也就這樣過了。
弘時,弘昀他們,其實也感覺到了這不同尋常的氣氛,但他們也都聰明地選擇避而不談,儘量如平時一般,只有十二歲的弘曆,可能這一年多陪在康熙身邊,對康熙除了敬畏,也生出了平常人家的祖孫之情,好幾次偷偷地告訴我,他擔心皇瑪法的身體。一向比較獨立的他,這兩天也老纏著他兩個哥哥,晚上也要弘時,弘昀和他睡一室,他們的心裡,也是緊張這地吧!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早晨,我食不知味地攪動著碗裡地皮蛋瘦肉粥,心思卻不知飄到了什麼地方。明天… …明天就一切塵埃落定了吧!但我心裡實在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如果… …如果不出意外,他… …明天以後,就是這大清的皇帝了,從此踏上了那條辛酸艱難地路;而我,即使那個後花園只是擺著好看,也必須要面對那些家花野花,鶯鶯燕燕。這… …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早膳一向準時的墨比往常晚了一刻鐘,風珞說他一早就出去了,現在看著他一身清爽,彷彿什麼事都沒有一般在我對面坐下。接過晚兒盛好的一碗粥,墨卻沒有馬上動調羹,只是看著不遠處我的碗裡:“你把粥攪得這麼胡爛,還能吃嗎?”
我反應慢半拍,意識到墨是在和我說話,勉強笑了笑:“沒事,能吃。” 說著舀了一小勺送到嘴裡,不但稀得無味,更是涼得很,趕緊吐了出來,才恍然意識到,現在可是大冬天,我端著這碗粥已經攪了近半個時辰了。
晚兒見狀,趕緊又拿個碗,幫我盛了小半碗粥。
“笑不出來就不要笑了!真難看!” 墨依舊如一貫的優雅,沒有半絲情緒波動,“今日清晨,聽說皇上召胤禛去暢春苑。半個時辰前,他已經進去了。” 墨少了往常損我的心情,他… …心裡也有著緊張吧!墨的心裡,也有和我一樣的矛盾。
少年相交,雖然墨總是笑著說要將官商勾結進行到底,好讓他的墨氏商號開遍大江南北。可這些年,那些大江南北的墨氏商號一直為胤禛收集資訊情報。他和胤禛兩人一路信任無間的友誼,並沒有因為胤禛皇子的身份有何疏離。胤禛的一路晉貝勒,晉親王也沒有讓兩人生出生份來,但… …一旦上了那個位置,日久以後,可會變質?日久以後,彼此可還會如此信任?
我接過熱粥的手,在聽到墨的話時抖了一下,幸好只是半碗,沒有潑出來。我沒有再接話,只悶頭喝粥。而墨也彷彿享受起早膳來,不但喝了兩碗粥,還吃了一個牛肉煎餅。只是兩人彷彿有默契一般,都未再言語。
那天早上,我幾乎是數著秒在過。墨早膳過後就消失了,我做什麼都無法集中精力,不想和孩子們嘮叨,把自己那複雜到自己也說不清的不安傳給他們,只一會兒想著初識時的胤禛,一會兒想著臨走那一晚,抵死****中的胤禛,一會兒又想到他臨走的那個堅定背影,一會兒又想他現在怎樣了… …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恍恍惚惚,有些不知所措,等待最後的一錘定音。
臨近午膳的時候,墨回來了。他只告訴我說胤禛又被康熙召去暢春苑了,便也不再多言。
經過了一晚上和一個早晨,下午的我,心奇蹟般地有些定了。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