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過春秋。依紅秀看,你只能用東西南北來對,才工整大氣。”沒有想到,紅秀竟然也是個才女。見王鈺面有難色,在背後小聲提點。
王鈺雖然經過她提醒,可仍舊想不出來,現在他倒有些後悔當初不為什麼不多讀點書了。唉,要是有那研究史學的老爹在,肯定能對得上來。
“大人,南北兩樣,紅秀能對上,他是南方人,卻跑到北方來,你可以用這個對,只是東西二字,紅秀實在沒有辦法。”紅秀又提醒了一句。
東西?這兩個字給了王鈺啟發,盯著那位許大人看了好半天,又在某個重要部位掃了幾眼,突然笑道:“老太監,生南國,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
背後“撲哧”一聲,紅秀臉蛋通紅,忍不住笑了起來。就連韓毅也忍俊不禁,都說王大人是個不學無術之輩,可這副對聯,就算是飽學之士也未必對得出來,必須要是出生市井,放得下斯文的人才有辦法。
殿中一陣竊笑,那位許大人老臉掛不住,喃喃的念著什麼,低頭回到了座位。
“好厲害的一張嘴!本官來會會你!”又一人站了起來,看他裝束,似乎是個武官。大步走到殿前,當著王鈺的面,放出了狂言:“我大遼建國百餘年,兵鋒所指,望風披靡。與你大宋交戰,更是每戰必勝。你們至今每年都要送我朝歲幣,誰勝誰敗,一眼就看得出來,你這黃口小娃兒,卻在這裡作口舌之爭,算什麼本事?”
“哦?誰勝誰敗一眼就看得出來?那我倒要問問了,本官自入遼以來,眼見遼國民風,官制,文化,都與大宋無異。就連你們的皇宮,也是學習我們漢人的風格。你既然牛皮吹得震山響,那怎麼不自己建立一套制度,自己創造一種文化出來?學我們幹什麼?”
那武官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氣得說不出話來。突然狠狠哼了一聲,竟然不顧同僚,拂袖而去。眾官面面相覷,好厲害的少年!我等在此,本想出他的醜,沒想到竟被他搶白一頓,丟了面子。如果皇帝知道這事兒,誰也討不到好。
當下,又有幾人想來為難王鈺,卻忽聽一人高聲笑道:“宋使遠來是客,我等如此為難,不是待客之道啊,倒叫客人笑話了。”
那人三十左右,風度翩翩,顯得傲然不群。眾官見他這麼一說,倒是沒人敢來出頭,想必此人官爵不低。
此時,剛才那位太監又匆匆走了進來:“大皇帝口諭,讓宋使回驛館歇息,明日朕自派相關人等與之談判。”
“使節來朝,竟不召見,實在是欺人太甚!”韓毅不滿的喝道!王鈺舉手製止了他,回覆了那宦官,便起身告辭。經過剛才那人身邊時,王鈺特意看了他一眼,那人面露微笑,拱手一揖。
第二桶 第五十四碗 各朝都有貪官更新時間:2007…12…28 11:15:53 本章字數:5330
第二日,遼帝耶律延禧命遼國同知樞密院事,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代表遼國,與宋使談判歲幣事宜。這耶律大石,是遼國宗室,遼開國皇帝嫡系子孫。在遼國朝中素有威望,皇帝一直猜忌他,所以授以虛銜,束之高閣。
兩國使節在遼皇宮開仁殿談判,遼人寸步不記,要價兩千萬,一個子也不少。而王鈺也是一口咬定,要兩千萬,門兒都沒有。談判陷入僵局,至晌午時分,兩國使節罷談,耶律大石邀請王鈺共進午膳。
那耶律大石在談判桌上雖然強橫,但是公事一畢,便盛情相邀。兩位使節步出開仁殿,耶律大石站在殿門口,指著殿下廣場上,威武不凡的軍士對王鈺說道:“宋使,我大遼兵馬可算雄壯?”
“遼軍,迅疾,頑強之兵也。”王鈺隨口答道,這句話,是朱夫子遺作《上皇帝萬言書》中的語句。此時見耶律大石問起,便信手拈來。耶律大石頗為自得,又請王鈺下殿同出。
剛走上廣場,遠遠望見一隊人馬疾步而來,待走得近時,王鈺才發現,這竟是一隊女兵,刀劍盔甲,鏗鏘作響。為首那名女將,身披重鎧,腰挎長刀,不愛紅妝愛武裝。遼國女子,相較宋人而言,五官更為深邃,立體,有一股異域風情。而眼前這名女將,似乎兼得南北人種的優點,五官深邃而嬌美,面板白皙,個頭竟與王鈺不相上下。
“父親。”那女子行走耶律大石面前,拱手行禮。耶律大石微微頷首,指著王鈺說道:“女兒,見過宋使。”
那女子抬頭打量著王鈺,後者也是目不轉睛的盯著她,好一個巾幗紅顏。與大宋國內那些溫柔嬌小的美女相比,自有另一番風味。遼國在這一點上與大宋不同,他們出過一個女中豪傑蕭太后,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