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說得極為輕巧,殿下眾臣一聽,攝政王這也忒狠了,承認蒙古獨立還不算,還要討回二十三城。不過細想一下,這個條件倒還說得過去,當年宋金聯盟,共同伐遼,說得是清清楚楚,誰佔的地盤就算誰的。
攝政王當年率南府軍,摧枯拉朽,連下遼國二十三城。可將士們浴血奮戰打出來的成果,讓徽宗皇帝一句話,拱手送給了女真人,現在要拿回來,這名正言順啊。
“是,敢問攝政王,此次談判,由何人負責為宜?”劉三石問道。
“這個嘛,孟相,您受累,談這一次如何?”王鈺的目光在群臣之中尋視,看到副相孟昭,這個人剛直不阿,眼睛裡不揉沙子,遇到事情,據理力爭,連自己也不給面子,由他來談判,再合適不過了。
散朝之後,王鈺到了後宮天章閣。這裡是皇帝讀書的地方,聞煥章被任命為帝師之後,就在此地教導趙允同讀書識字。
此時,天章閣內,迴盪著趙允同稚嫩的聲音,原來老師正在教他讀三字經。這三字經,是在本朝由一些文人大儒修編而成,被列為孩童地啟蒙讀物。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趙允同搖頭晃腦,讀得煞有其事,以至於王鈺進來,他也沒有發現。倒是坐於上首的聞煥章發現攝政王駕到,正欲起身相迎,被王鈺眼色制止。
趙允同可是個機靈鬼,一眼瞥見聞夫子臉色不對,回頭一看,頓時竄了起來:“相父!”撲將上去,就抱住了王鈺的腿。
“陛下,今天學的什麼呀?”王鈺蹲下身去,拉著他的小肩膀問道。
“聞夫子今天教朕三字經呢,朕都會背好多了,相父,朕背給你聽好不好?”趙允同好些日子沒有見到王鈺,甚是想念,幾次三番要到靖王府找他,都被蔡太后嚴厲訓斥。
“陛下聰慧,臣不能及啊。臣小的時候,就不愛讀書,等長大了才知道不讀書不行啊,聞夫子是當代大儒,博學多才,由他教導陛下,臣就放心了。”王鈺笑道,聞煥章聞言謙虛了一番。
“相父,朕這些天都在跟夫子讀書,都讀悶了,你帶朕出宮去玩好不好?”趙允同纏著王鈺,撒起嬌來。
“這……”王鈺有些為難,轉頭向聞煥章看去,後者會意。立馬笑道:“攝政王,陛下這些天讀書刻苦,經常在宮裡待著,不知道民間疾苦,您帶陛下回宮去遊玩一番,也未嘗不是好事。”
“好,當皇就得文武雙全,陛下,臣今天帶你去騎馬可好?”王致。趙允同一聽。樂得連拍小手,歡呼雀躍。這君臣兩個,剛要出天章閣而去,迎頭就撞上了正往這邊過來地蔡太后。
自上次在靖王府被王鈺頂撞之後,這蔡太后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見到王鈺,再也不擺她聖母地架子。客客氣氣。王鈺當她是知道深淺了,也不再與她一個寡婦為難,處處禮讓三分。
“臣王鈺,見過皇太后。”放下趙允同,王鈺拱手拜道。
“攝政王不必拘禮,本宮聽聞金國退兵。東北的邊患已經解除,還沒有向攝政王道喜。”蔡太后和和氣氣的說道。
“太后說哪裡話。臣這是代天子行國事,抵抗外敵,這不過是臣份內的事情。”王鈺謙虛地說道。
“王爺過謙了,您現在這是……”見皇帝扯著王鈺的衣角,躲在他身後,蔡太后問道。
“哦,陛下讀書有些悶了,臣想帶陛下回宮去騎馬。”王鈺如實回答道。
蔡太后臉色微微一變,但轉眼即恢復正常。陪笑道:“靖王爺,您看啊,天子還小,本宮當然知道,攝政王是為了讓陛下早些成長起來。只是,天子最近龍體欠安,前些日子染上了風寒,現在還沒有完全康復,如果再出去吹了涼風,恐怕……”
一聽這話。王鈺倒是有些吃驚,回過頭去。摸了摸趙允同的額頭,是有些發燙,遂點頭道:“太后言之有理,倒是臣疏忽了。”又說了一陣閒話,蔡太后領著依依不捨的趙允同離開了天章閣,王鈺也沒有多想,出宮而去。
一回到永福宮裡,蔡太后立馬命人關上宮門,換了一副臉色,將天子立在自己的錦榻前,目不轉睛地盯著他。趙允同不過是個四歲的小孩子,平時又很怕他的母親,這會兒一見太后的表情,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陛下,你知道你是誰嗎?”蔡太后沉聲問道。
“朕,朕是皇帝。”趙允同怯生生的回答道,一雙小手乖乖地背在後面。
“你還知道你是皇帝?可你有個皇帝的樣子嗎?一看到我就往攝政王身後躲,你當他是誰啊?”伸手點了一下皇帝的腦門,蔡太后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