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
“王爺,您說什麼?”聞煥章對這句話顯然有些意外。聽攝政王這意思,剛和蒙古人聯盟,他就已經想著怎麼對付人家了?
“哦,沒什麼,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本王有求於夫子,還望您不要推辭。”王鈺及時的岔開了話題。
“王爺有話,但說無妨。”聞煥章拱手道。
“是這樣的,天子四周歲了,本王想著,他也該開始讀書,學一些做人處事,治理國家的道理。老夫子是當代大儒,博學多才,這帝師一位,您可得當仁不讓才是。”王鈺一句話,驚和聞煥章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帝師?這是何等尊崇地地位?皇帝的老師,對於他日後地所作行為,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攝政王竟然如此抬愛,把如此重的擔子交給自己。
“多謝王爺賞識,怕聞某才疏學淺,難當重任啊。”心中雖然欣喜,但表面上,他仍舊十分謙虛的說道,王鈺對這種文人習性,雖然不太喜歡,但對聞煥章還算尊敬。再三的懇請,聞煥章推辭不過,只得答應下來。
第三桶 第一六十五碗 皇帝自稱朕 王鈺自稱孤 尊皇帝為聖上 尊王鈺為王上更新時間:2007…12…28 17:53:06 本章字數:6737
靖元年十一月,蒙古乞顏部大汗合不勒,盡起舉部之京。抱病的金帝完顏晟聞訊後大怒,急忙調回前線的兀朮所部和塔塔兒騎兵,拜金國名將胡沙虎為帥,會合塔塔兒部,圍剿蒙古人。
胡沙虎深入蒙古草原之後,被蒙古人打敗,“糧盡而返”,從此以後,蒙古人從女真人的壓迫之下,站了起來。胡沙虎戰敗之後,完顏晟憂慮成疾,大宋中興之勢,已經日趨明朗,蒙古人也如旭日東昇,漸漸崛起,金國的軍事霸主地位,受到了嚴重的挑釁。
大宋綏靖元年年末,完顏晟病逝,享年六十一歲,廟號太宗。隨即,年僅十六歲的皇帝繼承人,完顏阿骨打嫡長子之子,完顏合刺繼大金皇帝位。完顏晟剛剛病逝,草原上的霸主合不勒舊病復發,也隨之西歸,他的安答俺巴孩繼承了汗位,繼續推動與女真人和塔塔兒人的戰爭。
從此以後,女真人,塔塔兒人,蒙古人陷入長期的征戰之中,在亞洲廣闊的土地上,只有大宋與西遼國成了坐山觀虎鬥之勢,暗中積蓄力量。
汴京皇宮,資政殿上,例行的早朝正在進行著。聞煥章被任命為帝師,教習天子。趙允同成年以前,不坐朝,不聽政。廷議由兩位攝政王主持。金國退兵之後,吳用聯合十數位大臣上書,力奏王鈺平叛禦敵之功,要求皇帝封賞,仿古制,賜九錫,後因王鈺本人反對而作罷。
但兩宮皇太后也下旨,代表年幼的皇帝尊攝政王兼丞相王鈺為“相父”,稱“相父攝政王”,稱趙廣為“太叔公攝政王”。並對攝政王的許可權。給予了正式的承認,“攝政王代天子以行國事”成為了定製。
王鈺隨後繼續推行朝政的改革,罷樞密院,還權於兵部,他自己也辭去了兵部尚書的職務,由吳用擔任。樞密院只保留刺探軍情,整合情報等職權,成為實際上的大宋最高情報機構,軍中怪才劉三石被任命為樞密使,主持籌建事宜。
劉三石剛剛上任。就給王鈺露了一手。
“臣劉三石有本要奏。”那套繁瑣地禮節之後,劉三石第一個站出了一班,向上面兩位坐於玉階之上,龍椅之下的攝政王上奏道。
身著四爪龍袍,頭頂金冠的王鈺雙手縮在袖中,並未答話,旁邊的太叔公攝政王趙廣拿眼角的餘光望了他一眼。隨即問道:“劉大人有本速速奏來。”
“是,攝政王,樞密院剛剛接獲情報,金帝完顏晟病逝,年僅十六歲的皇位繼承人完顏哈刺登基稱帝,派遣使臣入宋。遞交國書,意圖與大宋重修舊好。永為睦鄰。”劉三石說道。
“死了?”王鈺突然問道。“重修舊好?宋金兩國好過麼?自遼國滅亡,女真人數次發動侵宋戰爭,現在蒙古人起兵,他們後院著火,這才想起來要與大宋永為睦鄰,哼哼。”
“回攝政王,不僅如此。日前,蒙古乞顏部大汗合不勒也舊疾復發,病逝于軍中。另一部首領俺巴孩繼承蒙古汗位,繼續推行與女真人和韃靼人的戰爭。臣認為,正是因為如此,金國急需與大宋修好,以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我朝可利用此機會,與金人展開談判。”都說劉三石是軍中怪才,此話看來不假,這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傢伙。
“行,要修好?可以,就兩個條件。第一,承認蒙古的獨立與統一。第二。把本王當年率軍攻戰地二十三城還來,否則免談。”王鈺倒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