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第2/4 頁)
然,若遷都北方,有利於控制新增加的領土。但更重要的是,汴京是大宋舊都,王上若要稱帝。就必須跟大宋斷得一乾二淨,消除一切影響,若要達到這些目地,遷都就非常必要了。
吳用此時提出。想必也是經由王上授意的,這恐怕是在場諸公沒有料到地。
“這有何難?明日早朝,我等聯名上奏便是。但茲事體大,遷往何地,吳大人可有建議?”童貫問道。
吳用提他問起。一進遲疑:“這……”
童貫一看,心裡就明白了,忙說道:“無妨,咱們先把議題丟擲去,具體遷往何地,可由文武百官討論決定。”其實童貫心裡明白,吳用的遲疑並不代表他心裡沒有譜,而是在事情沒有定數之前。他是不會明說的,這恐怕也是王上地策略吧。
當下,幾位重臣商議已定,只等明日早朝,便將遷都一事聯名奏上去。
清晨。五月燦爛地陽光普照著這座作為兩朝政治中心地都城,汴京城百萬居民又開始忙碌起來。一切都是那麼和諧。
李清照的貼身丫頭也如同往常一樣,洗漱完畢,準備出門採購瓜果蔬菜。她推開大門。並和以前一樣,轉身回去掩上,準備步入街道。
可她剛剛轉身,臉上帶著地笑容就凝結了。門口,街邊,以至對面街上,不少凌厲地目光注視著她。十數名身著便裝的精壯漢子在這一帶遊弋,其中幾人就在她們地房門口。見她出來,一名漢子搖了搖頭,示意此路不通。
恰在此時,開封府巡街的公差們正路經此地,見幾名漢子圍著一名妙齡少女,差頭皺眉一皺,清平世界,朗朗乾坤,還在這天子腳下,而且還是大清早就出現這等事,豈有此理。
他帶著弟兄們上得前來,還沒有開口問話,就被一個人擋住了。其他人看也沒有看他們一眼。那漢子也不知從身邊摸出一件什麼東西來,在他面前晃了晃,隨後以極快的速度收入懷中。
官差們互相對視一眼,發現同伴的眼中均有訝異之色,急忙拱了拱手,離開了現場。
那丫頭心知,恐怕從現在開始,這座宅子裡面的人,就沒有人身自由可言了。乖乖的折回門內,輕輕關上房門,她快步走到李清照的房門前,扣響了門栓。
“什麼?有這等事?他們是什麼人?”李清照正在梳妝,聽到訊息,這位才女驚呆了。
“不知道,但是開封府衙門的公人見到他們都是恭恭敬敬,連話也不敢多問一句。”丫頭回答道。
李清照若有所思,良久,嘆道:“咱們地日子過到頭了,他們可能是樞密院的人,我們被監視了。”
丫頭聞言,不解的問道:“樞密院的人為什麼要監視我們?受了什麼人的指使?”
李清照苦笑著望了望這純真地丫頭:“你不知道,樞密院和以前不同了,現在的樞密院管地是刺探,暗殺,破壞,監視,逮捕,審訊,可以繞過刑部和大理寺單獨執法,只聽命於一個人。”
“誰?”丫頭又問道。
李清照不再說了,這還用問嗎?大宋現在誰當家作主?
前些時候,王鈺來過一次,說了許多莫名其妙的話,從那個時候時,李清照心裡就有不祥的感覺。她預料到,王鈺可能知道了什麼。今天,他動用樞密院地人,監視自己,恐怕針對的不光是自己,而是背後的福王。難道,他準備對福王先發制人了麼?
王鈺曾經說過,可以給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但問自己拿什麼來換。聯想剛剛發生的事情,不難推測出來,他恐怕是要自己出來,指認福王趙。
如果所料不差,恐怕他現在就已經開始對福王發難了。
就在李清照被監視和限制自由的同時,禁宮,資政殿。
依慣例舉行的早朝正在進行著,兩位攝政王高坐於上,文武百官列於下面,依次向他們奏報著國家發生的事情。或許明眼人能夠發現,今天的早朝氣氛有些不對頭,因為出班上奏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人。而那些元老重臣,沒有一個人說話,三省六部的長官更是齊齊噤聲。
王鈺的神態跟以往沒有什麼兩樣,專注的聽著每一位大臣的上奏,不時的諮詢一些情況,隨時釋出新地命令。而皇叔父攝政王也一樣,若無其事的坐在一旁。塑像一般。
陽光照進了資政殿,日上三竿了,該上奏的事情已經奏完,如果再沒有事。王上就該宣佈退朝,文武大臣各回本部衙門處理公務。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如果沒有朝。”王鈺站起身來,朗聲說道。
他話音剛落。大臣們已經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