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1/4 頁)
朱武面不改色:“諸位大人,坦白的說,此次對蒙作戰,朝廷本來就還沒有準備好。倉促應戰,只會適得其反,眼下,蒙古人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而我軍十分被動。若不撤兵,只能一步步被蒙古人牽著鼻子走。”
“笑話!蒙古比金國如何?金國號稱雄兵百萬,又說什麼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結果呢?在我軍鐵蹄踐踏下,國破家亡。兩位皇帝被捉到京城,對我大燕皇帝下跪稱臣。蒙古人茹毛飲血,尚未開化……”
正當呼延灼不留屋面地諷刺著朱武的時候,林沖聽不下去了:“行了。少說兩句吧。”待呼延灼閉嘴之後,又轉向朱武說道:“先生,此時撤兵。無論對聖上,對將士,對國人。本帥都無法交待。先生足智多謀,必有良策。”
朱武聽後,沉默良久。如果他是元帥,他肯定有辦法,可問題是,現在坐在大元帥位置上地,是一位大燕國舉足輕重的人物,軍隊地統帥。
“先生。不必顧慮,元帥誠心請教。這也是為國盡忠,不分彼此,先生不要有負擔。”岳飛在一邊看到朱武面露難色,趕緊勸道。
終於下定了決心。朱武正色道:“元帥,辦法倒有一個。但兵行險著,如果有半點意外,後果將極為嚴重。這也是卑職不願意提出來地原因。”
林沖大喜過望:“先生快快講來!”
“元帥請看,我軍目前的位置大概在這裡。東,南,西三面蒙古人不可能設伏。只有北面,我軍還未到過。卑職猜想,蒙古人的主力部隊有可能就在離我們不遠地地方。而且焚燒我軍糧草的蒙古軍隊,一定還在我軍後面。就等我軍進入包圍圈,然後前後夾擊。卑職的險著,就是將計就計,派出一部,作為誘餌,繼續前進,矇蔽敵軍。再分兵一路,遠遠跟在主力後面,待戰事一起……”朱武說到此處,作了一個握拳地動作。
在場的都是久經戰陣之人,一聽之後,都明白了兵行險著,“險”在哪裡。險的還不是分出去作後援地部隊,而是誘餌的這一部。
這支誘餌部隊,將會承受蒙古大軍第一輪最猛烈的進攻,而且極有可能身陷重圍。說得白一點,這支部隊就是拿出去犧牲的,以小搏大。誰攤到這個任務,你就得作好馬革裹屍,在北京皇宮先賢樓掛一口鐘的準備。
中軍大帳好一陣沒有人說話,朱武這個辦法雖然兇險,恐怕也是眼下唯一可行之計,否則只有撤兵一條路可行。
“就這麼辦!”林沖一錘定音。他是王鈺親自封的河北兵馬大元帥,有節制大燕河北所有軍隊的權力,也就是說,大燕帝國河北六十多萬軍隊,王鈺都交到了他手上。對他的信任,可見一斑。
大將軍既然決定下來,那接下來地事情就是分兵佈置了。岳飛搶先一步站起身來,拱手對林沖說道:“元帥,卑職請纓,率部作為誘餌!”
呼延灼一見,自己豈能落於人後?遂搶道:“哎,既然是要作誘餌,那就得裝像了,我去比較合適。”
“呼延大人,此行太過兇險,您位高權重……”岳飛不肯相讓。
“哈哈,我是剛剛犯了過錯的人,正好借這個機會將功補過。再則,本將雖年邁,這為國殺敵,還是當仁不讓的。鵬舉啊,你還年輕,前途遠大,聖上也對你極為器重,不要再爭了。”呼延灼笑道。
岳飛還想再說,林沖卻制止了他:“都別爭了,本帥親自去,引蛇出洞。”
兩人都大吃一驚,同聲說道:“萬萬不可!”
此時,監軍宋大人發話:“元帥,您統率大軍,不可以身涉險,若有個差池……”
“哎,宋兄,宋大人,此次作戰,聖上動員了半個國家。如果不能取勝,我們這些當兵的有什麼臉面回去見聖上?既然要作誘餌,有誰比本帥更合適?好歹林某也還有點虛名,此次由我掛帥,能打掉我,豈非是蒙古人朝思暮想的?希望您不要否決才好。”監軍一直是由文官擔任,雖然原則上不能干涉軍事長官地指揮,但擁有最後裁定之權。這次事情,如果宋監軍不點頭,林沖去不了。
宋監軍一時無言,的確,如果林元帥作誘餌,效果應該是最好地。但危險也最大,元帥一旦有失,莫說整個軍隊將會震動,恐怕大燕整個國家,也會震驚萬分。這事幹系實在太大了。
“元帥,茲事體大,不如上奏朝廷……”
“如果等上奏朝廷,恐怕就遲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帥對此次行動的一切後果負總責。”林沖說罷,不由分說,開始安排。
“呼延灼!”
“卑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