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3/4 頁)
裡面,他為怎麼會在這裡陳元不發現,只是,他為人仗義,經常幫助那些士兵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雖然只是軍卒,卻頗有聲望。
一路上,朱進及其他軍吏還不時地用皮鞭、棍棒催趕兵卒,行動稍有遲緩,皮鞭便如雨點般打在身上。
望著如狼似虎的官吏,再看看沿途所見百姓,個個面黃肌瘦,痛苦萬狀。許多虎翼卒心中早已是怒氣沖天,王倫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
在王倫的帶領下,四五十名虎翼卒衝進營帳,巡檢使朱進還未反應過來,就被王倫手起刀落,就將其斬於帳下。
起義,就是這樣爆發的,現在真的是起義了。
陳元始終覺得王倫做的有些過火,但是他對大宋還是有功勞的。最少他用打的行動告訴那些士大夫,老百姓已經不願意忍了
這是推行新政的一個很好的契機,厚養士大夫的政策必須改變
南宋滅亡之後,有人總結了宋朝滅亡的原因所在,其一是士兵不願意作戰,他們不願意用打的性命去保護那個讓他們的家人根本吃不飽的朝廷其二是民怨太深,普通的百姓不願意為宋朝戰鬥,活著說他們根本沒有能力為宋朝戰鬥。在他們看來,就算換了一個主子,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如此。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士大夫吧?恥。
不是所有計程車大夫都吧?恥,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這樣。他們認為人民養著他們是應該的,士兵保護他們也是應該的,唯一不應該的就是他們為這個國家做點怎麼。
臨安被包圍的時候謝太后哭求大臣留下,可是他們一個比一個跑的快,也有留下的,比如文天祥,比如陸秀夫。
就說現在糧食危機吧,仁宗四處籌錢來買糧食,饑民在捱餓。那些商人都拿錢出來了,可是士大夫們除了范仲淹等人在救助難民之外,如龐吉,如夏竦,如呂夷簡,如韓琦,一個個都在心安理得的享受著他們的生活。
陳元認為,王倫最少為新政的推行找了一個很好的藉口,他想留王倫一命,可是這很困難,十分困難。
第472章初見王安石
第473章得意門生
第473章得意mén生
王安石的神sè很是堅定,陳元很是輕鬆的笑了一下,他不想再說這個話題,因為他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就算看起來再不可能自己都要試一下。#百度搜()閱讀本書最新手打章節#
“範大人現在正準備推行新政,你有什麼看法?”
連續兩個問題,都是現在朝廷上最熱mén的話題,王安石顯然早就考慮過這些了:“回大人,學生以為新政的推行完全可以緩解我大宋現在的弊端,只是朝廷到現在還沒有動靜,學生擔心若是拖的時間長了,可能會多生事端。”
陳元身體往後一靠,手指輕輕在桌面的敲擊了兩下:“會生出什麼弊端?”
王安石說道:“學生以為,變法,當雷厲風行,不能有絲毫的拖泥帶水。像這次新政一樣,還沒有推行呢,民間就已經傳遍了訊息,那些反對新政的人都會相出種種策略來對抗。特別是柳永的報紙每一版都有大篇幅的關於新政的討論,著實不妥。”
陳元看著他,心中不禁想到,莫不是自己真的錯了?但是這個觀念剛過出頭,陳元就把它強行的按了下去。他堅信自己沒有錯,變法必須慢慢的來。
正想說一下自己觀念的時候,旁邊一桌忽然站起來一個書生打扮的人,徑直朝王安石走來:“兄臺所言詫異,那新政本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若是強行推行,必然禍國殃民。”
陳元看了一眼那個書生,年紀和王安石相仿,但是說話的語氣之間卻透lù著無比的自信。
王安石被他搶白一句,臉sè頓時有些紅了:“敢問兄臺,新政何以會禍國殃民?”
那人一笑,坐在兩人身邊,抱拳衝兩人行禮:“在下司馬光,叨擾一杯茶水,兩位不會趕我走吧?”
陳元的嘴角慢慢的綻放出笑容了,拿起那茶壺給司馬光倒了一杯茶水:“我也很想知道,範大人那十條政策,有那條是禍國殃民的?”
司馬光剛剛回到汴京任職,也不認識陳元,就算他認識,他也會該說什麼就說什麼:“條條禍國,款款殃民”
王安石也是言辭犀利之人,口舌上並不輸司馬光半分,正待起身辯論的時候,陳元揮手示意他不要說話。
“那你就一條一條說給我聽就是。”
司馬光也不客氣:“先說那‘明黜陟’,此法一出,整個大宋有多少官員要回家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