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會接受的,很可能有一部分人還要被蔣介石殺掉。這批人中,將官有460位之多,現在在臺灣,連孫連仲都開飯館子,我們送去那麼多的高階將領,蔣介石哪裡能養得起?蔣介石消受不了!相反的,蔣介石越是窮途末路,他狐疑鬼猜的事就特別多,他會想我們送一個人去都是有鬼的。他什麼都懷疑,送去那麼多的人會送死的,我們讓他們去送死,也不對。因此,我們對國內戰犯的處理要分步驟進行,要研究讓他們怎樣去影響臺灣。”
問題的確有些複雜。連一向舉重若輕、大氣磅礴的毛澤東,在此事上也很慎重。他的顧慮來自人民:“目前馬上釋放,時機尚不成熟。放早了,老百姓不那麼清楚,我們也不好向老百姓說明,還要過幾年,老百姓的生活更加過得好了,我們再來放……不講清楚這個道理,一下子把他們放掉了,人家就不瞭解,也沒有這個必要。”(見《黨的文獻》廖心文:《周恩來與特赦戰犯》)
功德林陽光(3)
大政方針是定下來了,具體步驟還得小心翼翼。
再生之獄
也是在1956年,毛澤東宣佈集中被俘的國民黨高階黨、政、軍、特戰犯,對他們進行加速改造。於是公安部門到全國各地監獄、勞改單位挑選被俘戰犯中武官軍長一級、文官省長一級、特務將官級共200多名,集中到北京戰犯管理處,即通常所說的功德林。
功德林在北京城西德勝門外,原是一座廟宇,清朝末年被改造成監獄,軍閥時期,這裡是著名的全國第二模範監獄。新中國成立後,公安部接管了這座監獄,改名為北京戰犯管理處。
這400多高階戰犯中,不少人是黃埔生。而黃埔生是靠蔣介石栽培的,這些人“效忠校長”的信念即使在戰敗之時,也沒有泯滅過。
一期生杜聿明可以算得上是蔣介石的寵將。國共雙方三大戰略決戰,他參加了遼瀋和淮海兩大戰役,實際指揮了一個半,可見蔣介石對其的倚重。在淮海戰役中,他指揮的幾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他想化裝逃跑,可跑不出解放軍佈下的天羅地網。絕望之時,他拔出手槍,對準自己的腦袋企圖自殺。幸虧跟隨他的副官眼疾手快,把手槍奪了下來。他當了解放軍的俘虜。解放軍沒有認出他時,他謊報是第十三兵團的軍需,叫高文明。可他連十三兵團六大處處長的名字一個也寫不出來。他深知罪大惡極,系*權威人士宣佈的43名罪犯之一,被查出後,必死無疑。與其被處死,不如先自殺,為蔣介石盡忠。他乘警衛人員離開之機,揀起一塊石頭往腦袋上亂打,頓時血流滿面,不省人事。幸好看守人員及時發現,送到衛生處搶救,才免一死。
為了防止他自殺,一段時間裡不得不給他帶上沉重的腳鐐手銬。
國民黨第十四兵團中將司令宋希濂兵敗大渡河畔,最後被解放軍四面包圍,走投無路。他覺得被解放軍俘虜可恥,拔出手槍準備自殺。警衛排長一把奪下手槍,才沒自殺成。
好像是事先統一口徑,宋希濂也說自己是一個軍需官,叫周伯瑞。
當他被指認出是宋希濂後,他認為沒有生還的希望了,時刻準備著死。及至被帶到樂山縣城時,解放軍的隨軍記者要給他照相,他極為反感,決心搗亂。當記者對好鏡頭,準備按動快門時,他突然轉身扭過頭去,不讓對方照。如此反覆四五次,氣得記者沒辦法。宋希濂當時想:反正你們把我抓來也難以活命,還照什麼相?如果報上一登,人家看到我們這些人的狼狽樣子,昔日的聲威豈不蕩然無存?要死也要死個骨氣,決不能丟這個臉!
廖耀湘,這個指揮著國民黨軍隊五大主力中兩支的第九兵團司令官,兵敗後化裝成商人,想逃出去。眼看跑不出去時,也想到了自殺。可自殺連手槍也沒有了,準備天黑後在一棵樹下吊死。幸虧第二十二師副師長周璞苦苦相勸,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洛陽城裡,邱行湘舉起過手槍……
襄陽城中,康澤也曾將手槍對準了腦袋……
但他們一個也沒有死成。不是因為自己猶豫,就是被忠實的部下們阻攔。
把這樣一批“死硬派”改造好,可能嗎?
共產黨面臨著一個新的難題。
毛澤東、周恩來似胸有成竹。
按周恩來的具體部署,管理人員向集中到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200多名國民黨高階將領宣佈,可以與家屬自由通訊,可以接待來訪親友。管理所組織他們成立學習委員會,學習黨的政策,開展討論,一步步地清理思想;組織他們到東北各大工業城市以及天津、武漢等地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