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靠得住的靠山,於是相中了東陽公府和鳳蕊。高貴妃張口求到了喜川伯夫人那裡,喜川伯夫人自然不敢推託,也樂意能得一個皇子做外孫女婿。
只是喜川伯夫人不是傻子,與喜川伯商議過後,猜到天太君和東方燁不會同意,於是就動了忽悠高夫人的心思。喜川伯夫人先是去東陽公府,悄悄的問了鳳蕊的意思,見外孫女也想當王妃,便一拍即合的設下了算計高夫人的局。
當天喜川伯夫人就接了鳳蕊去喜川伯府小住,再送回來的時候,就與高夫人通了氣,說是瑞王去喜川伯府坐客,相中了鳳蕊,想定下為側妃。高夫人自然不敢下決定,喜川伯夫人忙說先不要驚動了天太君和東方燁,等她進宮去問問高貴妃的意思。
從那之後,喜川伯夫人再沒提起瑞王之事,高夫人只當高貴妃不同意,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可等到十一月的時候,從喜川伯府小住的鳳蕊是哭著回的家,送她回去的喜川伯夫人也哭得差點兒死過去。
高夫人驚慌的一問,卻被告知瑞王酒後誤事,壞了鳳蕊的清白。高夫人當時就昏死了過去,再醒過來的時候,就要抱著鳳蕊一起自盡,讓喜川伯夫人和鄧嬤嬤給哄了下來。喜川伯夫人趁機又說了瑞王想娶鳳蕊為側妃的事,並言明瑞王妃活不了多久,等她病逝了,就把鳳蕊扶為正妃。
高夫人本就是最沒有主意的,便想著去找天太君和東方燁商議。可喜川伯夫人和鄧嬤嬤、鳳蕊都攔著,說要是讓天太君和東方燁知道,定然會要了鳳蕊的命的。鄧嬤嬤和鳳蕊還跟著說了好多天太君和東方燁的偏心之言,說得高夫人也覺得天太君和東方燁就是要了鳳蕊的命,也不會讓她嫁到瑞王府去當側妃。
於是就有了十一月末的那一場戲。高夫人跟著喜川伯夫人進宮去探望高貴妃的病,高貴妃當著諸嬪妃和諸誥命的面求親,而高夫人也順勢應了親事。有那麼多的嬪妃和誥命在場,天太君和東方燁就是不想認也不行,鳳蕊的親事算是板上釘釘。
可是俗話說:紙永遠也包不住火。二月初皇后下了賜婚的旨意,喜川伯夫人就帶了許多貴重之物,去東陽公府探望鳳蕊,說是給她添妝。喜川伯府已然是一日不如一日,喜川伯和喜川伯夫人自然想借著鳳蕊與瑞王的親事,重振喜川伯府的風光和輝煌。
喜川伯夫人一高興,與鳳蕊說私房體己話的聲音,就大得沒有收住。讓趕過去看望母親和女兒的高夫人,聽的是徹徹底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說高夫人也沒有太過糊塗,衝進去就與喜川伯夫人吵了起來,還連哭帶罵的訓了鳳蕊一場,並賞了鄧嬤嬤足足二十大板。
這回高夫人算是看清了喜川伯夫人和鄧嬤嬤、鳳蕊的真面目,也讓她們傷透了心。當晚她就備了毒酒、剪刀和白綾,派人把東方燁和天太君請去了福雲軒,拉著鳳蕊磕頭認錯,請天太君和東方燁嚴懲嚴罰。
事情鬧到了這一步,抗旨顯然是沒戲的,況且鳳蕊的清白也確實是沒了。天太君和東方燁的意思,婚事照舊,只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往後鳳蕊和瑞王府的事,東陽公府是不會管的。
沒有孃家撐腰作主,女子在婆家的生活,艱難得不言而明,何況鳳蕊的婆家還是皇室天室。只是高夫人正發狠的恨著鳳蕊,又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完全沒有心思去為她求情。
而鳳蕊則一直認為天太君和東方燁是不管她的,所以她原本就沒指望東陽公府會給她撐腰。她的想法很天真,那就是嫁進瑞王府後,她的日子,她自己熬,誰也不靠。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鳳舞除了嘆息,也實在不知說些什麼。鳳蕊的膽子太大了,才十三歲,就敢與瑞王行男女情…事。喜川伯和喜川伯夫人也實在可恨,為了喜川伯府的風光,連東陽公府的嫡次女都敢賣。而被騙的高夫人,雖然很是可憐,可也太過蠢笨,就那麼稀裡糊塗的被喜川伯夫人和鳳蕊給算計了。
只是天太君和東方燁說得也沒錯,事情鬧到了這一步,婚事只能照舊,必竟皇室天家和東陽公府都經不住這樣的醜聞。不過鳳舞也相信,天太君和東方燁是不會輕意放過喜川伯府的,喜川伯府的好日子,算是要徹底的到頭了。
*****************************************************************
鳳蕊與瑞王的親事在五月,東陽公府前去觀禮的,只有高夫人和東方景、席氏,天太君和東方燁因病未能出席。易子軒和鳳舞也只去略坐了坐,走了過場,就早早回了東陽公府。
喜川伯府去觀禮的,也只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