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不生氣,只淡然的揚眉問道:“大姑太太又興何事?”
藍星不悄的撇了撇嘴,才不情不願的回道:“大姑太太知道了太太讓浩爺去考秦墨院的事,跑到老太太那裡說太太不公,只想著外面來的不知爹孃是誰的窮小子,卻不惦記著自家孩子。說秦墨院是皇室學堂,是我大秦第一書院,太太只想著讓浩爺去考,卻不想著表少爺的前程。老太太如今雖然也糊塗,卻不敢大張旗鼓的找太太麻煩,只派了身邊的大丫鬟過來傳話,問太太能不能也讓表少爺同去考秦墨院。”
鳳舞聞言,冷哼了一聲,才好笑道:“去回我的話,說大姑太太所言,本郡主並不敢當。秦墨院是皇室學堂,難考是不必說的,可對報考的學子要求卻不嚴格,並不講究家世背景,只看真才實學。大姑太太既然想讓康哥兒去考秦墨院,直接去給康哥兒報名就是了,大可不必與我說,我又沒有攔著不讓康哥兒去報考。”
她不是沒有想過陳美康的前程,只是李先生說他資質平庸、勤奮不足,前程雖然尚難言明,但考取秦墨院尚不夠格。不過陳易氏既然自不量力,她也樂得看陳易氏自找難堪,左右與她並不相干。
藍星不清楚事中原由,可她也知道自家主子不是任人拿捏的,於是規矩的應了一聲,老老實實的出去回話了。
這裡鳳舞又略歇了歇,便命綠柳去請韋嬤嬤進來,打算商議一下易明漢的冠禮,並看看給陳美珠備何及笄賀禮。
等易明漢行過冠禮,陳美珠也行過了及笄禮,就該挑好日子,給兩個孩子完婚了。到時候,雖然是由韋嬤嬤全權料理,可她也不能真的不聞不問,多少還是要照應一下的。
*****************************************************************
果然,陳易氏又一次搬起石頭,砸了她自己的腳。秦墨院的入學考試,易明浩一路順利的透過了初試、複試和麵試。而陳美康在初試的時候,就沒有透過,直接打道回府了。
陳美康雖然已經十三歲了,可讓陳易氏嬌慣得仍是小孩子的心性。他見同去的易明浩考上了,自己卻沒有考上,不反省學問不足,反而怨怪逼著他去考試的陳易氏。連哭帶鬧的作了一大場,把陳易氏作火了不說,還把自己作病了。
陳易氏本來就是一肚子的氣,又見寶貝兒子病倒了,心裡越發的恨鳳舞,口口聲聲說她給易明浩找了關係、塞了錢,卻不管陳美康的前程。
鳳舞只靜心過自己的小日子,裝作聽不見那些風言風語,反正陳易氏沒膽子作到她的面前。不過她不去計較,不代表沒有人替她去計較。易子軒只去陳院坐了半個多時辰,陳易氏就又老實了,再不敢在陳院和易母面前,拿著考秦墨院之事抱怨鳳舞。
二月末的時候,易子軒和鳳舞收到了燕磊、華傑夫婦和東方晨夫婦平安抵達南疆和西疆的好訊息。鳳舞知道他們一路平安,心裡松下口氣,忙派人去燕院和華院送訊息。
雖然華傑夫婦都去了南疆,可“重病靜養”的月姨娘被留下看守華院,總也要讓她知道自家老爺太太的平安。
鳳舞還喚了韋嬤嬤和燕二太太、小淩氏過去,商議送東西去南疆、西疆和東疆之事。
*****************************************************************
易明漢只是易子軒的義子,又沒有官職或科舉之名在身,故三月下旬的冠禮辦得相對低調一些。除了陳燕衛三家和東陽公府外,只邀請了與易府經常來往的幾家前來觀禮。
讓鳳舞沒有想到的,是高夫人也隨著天太君來了。而且她整個人看上去活脫脫瘦了兩圈,面容也憔悴慘白的厲害,完全沒有即將嫁女入皇室天家的喜悅。按理說這門親事是她作主的,皇后二月初又下旨賜了婚,她應該高興才是。
後來悄悄的問了席氏、淩氏和童雪夢,鳳舞才知道高夫人會傻傻的定下這門親事,完全是被喜川伯夫人和鄧嬤嬤、鳳蕊給騙了。
這事還要從去年年初入宮朝賀說起,那會兒瑞王妃因身子病弱而小了產,御醫的意思是以後也很難再育子嗣了。高貴妃聽說兒媳不能生了,就動了給瑞王納側妃的心思,主要還是為了綿延子嗣。喜川伯夫人知道後,就想與瑞王結親,只是高貴妃看不上喜川伯府的姑娘。
結果去年年中的時候,高貴妃病了,且越來越重,御醫換了幾個方子,也未見起色。高貴妃怕自己熬不住,就想著為兒子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