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也該為了子軒的前程多想想,子軒有今天可是用命拼不出來,得來不易呀。”
這一扯到易子軒的官譽、名聲和前程,易母心裡也著了急,含著淚走到鳳舞面前,拉著她的手,哽咽著請罪道:“好媳婦,這事說來是我們對不起你。那會兒子軒在南疆駐守,遲遲也不張羅親事,我當母親的心裡是真著急。咱們家的境況又不好,子軒那會兒的官職也小,高門大戶真是作夢也不敢攀的。宋家與咱們家也是幾輩子的老鄰居了,你公公早年在世的時候,也有過與宋家結親的意思,老婆子也就糊里糊塗的混了這麼多年。其實是真的沒有想太多,只想著給子軒張羅個好媳婦,別讓咱們家斷了香火。只是這事子軒一直都不點頭,老婆子和你大姐也不敢正式定下,這才一錯就錯到了今日的地步。只是咱們女人,當孃的指著兒子,當姐妹的指著兄弟,當妻子的指著丈夫,一家的榮辱全在子軒身上,真是不敢託累了子軒的前程呀。”
到了這會兒,也就只有安易氏沒有出言相勸了。鳳舞轉過頭去看了看她,卻見安易氏並沒有要張口的意思,心裡倒是寬慰了不少。
冷笑了兩聲後,鳳舞從易母手中抽回被握住的手,邊起身整衣,邊笑對易母道:“請婆婆安心,兒媳年紀雖小,卻也分得清事情的輕重。只是宋姑娘是良家女,納進門來就是貴妾,要辦朝廷正式的納妾文書。因此這事也不能隨便就辦,總還要問問宋家人的意思,萬一宋家人不願讓宋姑娘為妾,咱們倒惹了誘拐良家女的罪名。兒媳已派人去臨縣請了宋家二爺,待他趕過來之後,再細細商議如何安排宋姑娘吧。”
這誘拐良家女的罪名也不小,易母自然不敢惹這樣大的麻煩,因此攔下還要張口的陳易氏和宋姑娘,連聲贊同鳳舞的主意妥當。
鳳舞這會兒也無心再哄婆婆,更是不願意再搭理陳易氏和宋姑娘,只冷冷的掃了陳易氏和宋姑娘兩眼,就帶著韋嬤嬤請了辭,轉身回主屋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女人的戰場,可比男人熱鬧多了。
同人新坑連載:
且看十六歲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過的早婚生活……求支援!求包養
作者專欄:求收藏!求包養!
☆、第三十章 新婚出征
回到二進正廂,鳳舞就張羅著給易子軒收拾行李,一會兒吩咐藍星取這個,一會兒吩咐橙玉拿那個,全然沒把宋姑娘之事放在心上。
韋嬤嬤心裡卻很替她著急,擔憂的勸道:“奶奶也該想法子治一治大姑奶奶,自從奶奶過了門,她就成日找奶奶麻煩,也不知哪裡來這麼大的仇恨。”
鳳舞失笑道:“媽媽何必著急,她願意折騰,就讓她折騰好了。等她有求於我的時候,她就知道這些日子辦了多少錯事了。咱們慢慢等,反正也等不了幾天了。”
韋嬤嬤不解的問道:“奶奶這話,婆子聽著不明白。難道奶奶算著再過不久,大姑奶奶有要事要求奶奶不成?”
鳳舞笑著用帕子彈了彈裙子,才不緊不慢的道:“爺馬上就要東征了,等爺走後,家裡事事自然都是我說得算。媽媽不要忘了,大姑奶奶在厲害,也只是一個寡婦。俗話說: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大姑奶奶要想過上好日子,還是要指望康哥兒能出息。不過康哥兒在玉林的時候,雖然在私塾裡是念過兩年書的,只是那兩年的書放在京華,跟沒念是一樣的。等大姑奶奶想起康哥兒前程的時候,自然要琢磨著給他請先生或是送書院。只是無論哪一樣都要求我才行,若不然這偌大的京華城,誰會賣她這個鄉村寡婦的面子呢?打蛇要掐七寸,珠姐兒的歸宿和康哥兒的前程,就是大姑奶奶的七寸。只要她不會糊塗到不顧兒女的榮辱,她就還得老老實實的求著我才行。”
韋嬤嬤聽了這番話,才算是明白過來鳳舞的心思,陪笑著點頭道:“原來奶奶心中早有計較,倒是婆子太過沉不住氣了。看來過不了多久,大姑奶奶就要哭著來求奶奶了。”
鳳舞不在意的笑了笑,又道:“等咱們搬去京華河畔的大宅院,我想升任泉和任泉媳婦為男女總管,由任媽媽帶著他們小夫妻管理事務。媽媽去跟任媽媽說說,讓她和任泉倆口子早作準備。別臨要上任了,倒慌亂起來。”
韋嬤嬤聞言,心中歡喜萬分,笑著謝恩道:“婆子替他們小倆口謝奶奶的提拔。奶奶只管放心,婆子和任婆子定當好好督促他們小倆口,絕不讓他們有負奶奶的恩澤。”
這任泉雖然是任嬤嬤的兒子,可是任泉媳婦卻是韋嬤嬤的女兒。讓他們小夫妻任男女總管,不僅是對他們小夫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