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往與書法相結合,我們的書法更是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黑白、虛實之間透露出氣勢與靈性美,這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所無法比擬的。所以,與西方相比,我們更懂得欣賞抽象美、意境美和人性美,從審美和思維的層面來看,顯然這種抽象的、關注意境和人性的審美過程是更勝一籌的,而古代詩、書、畫的創作教育本身也就包含了美育的成分。
然而,遺憾的是,在西化的社會環境下我們的詩、書、畫正在衰落。現如今,有多少人在讀詩、又有多少人在寫詩?有多少人在欣賞書畫,又有多少人在創作書畫?詩意蕩然無存的表象背後所透露出的是競爭壓力所帶來的審美缺失和心靈空虛。從文化層面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極令人悲痛的事情,但我想從人們的生存狀態來說這才更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
本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審美是人的天性。最典型的事例莫過於矇昧狀態的嬰兒對美醜不同的人的反映:在嬰兒面前站著一個面帶微笑的長得漂亮的人逗嬰兒,嬰兒會顯得很高興,但若站的是一個長得很醜,烏鴉見了都會掉眼淚的人逗嬰兒,嬰兒則會嚇得大哭。在一個風景愜意的環境裡孩子會顯得很自在,但如果在一個陰森的環境裡孩子同樣會被嚇得大哭。對於我們而言,也不乏這樣的體悟,遇到相貌好的人,無形中態度要好些,遇到相貌醜的人,態度總會要差一些;在一個風景宜人的地方,我們自然會心情愉悅,而在一個很骯髒的地方,我們自然會感到很不舒服。然而,遺憾的是,從我們的孩子來看,這種天性卻漸漸泯滅了,孩子這種天性泯滅所帶來的後果和苦果很多家長都深有感觸。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育、越來越美醜不分,就是因審美缺失所造成的頹廢消極的人生態度和轉而沉迷於醜陋的事物而造成精神汙染所致。
懂不懂得審美直接關乎一個人的生活情調、人生態度、精神境界的塑造。懂審美的人往往能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樂趣,感受到生活的溫暖和美好,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進而影響到其精神層面,從美好的事物和人性中使得自己的心靈得以進化和薰陶,從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塑造高尚的人格修養,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不懂審美的人,則往往生活缺乏情趣,活得乏味、苦悶,從而形成怨天尤人、憤世嫉俗的消極人生態度,尤其是誤把醜當作美的人更會使得自己的精神遭受汙染,使得人格修養低下,心理陰暗。這也正是蔡元培先生把美育提高到教育的根本之原因所在。蔡元培先生是近代中國提倡美育的第一人,他是這樣解釋美育的:“人人都有感情,而並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是由於感情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有待於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物件;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從蔡先生對美育的解釋我們不難看出,美育的特點是以感情的激發、陶冶的方式打動人心,使人自覺地做出道德行為,而最終形成人格修養。 審美出問題,所導致的往往就是人格修養出問題。所以,從此層面來看審美的缺失不得不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蔡元培先生當時甚至提出了“美育救國”的口號,時至今日,這一口號也並不過時,反倒在時代特徵下顯示出其可貴之處。是該重視美育的時候了!
我們往往只會大發感慨,為什麼孩子會越來越美醜不分,亦或把孩子審美缺失的原因歸結為社會的不利影響,可家長又是否意識到作為家長其實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社會競爭之激烈不僅影響孩子、同樣也影響家長,並且家長的感觸更深刻,所以,孩子從小就被安排了去學各種各樣的東西,最好是學習成績一流,又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走的是整個一培養才子、才女的路線。可以講,為什麼孩子越來越難教育、越來越美醜不分,原因正在於此。
在應試的壓力之下,孩子每天從早到晚的在校學習,回到家以後又要忙著補課、做作業,好不容易有個雙休日,反倒是趕場式的忙著上各種培訓班。這樣一來,孩子成為了一部機器,審美的天性沒被挖掘出來,反倒被壓制了。審美境界固然與藝術修養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沒有必要讓每個人都懂得去欣賞達芬奇的“蒙拉里莎”,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更為重要的應該是一種意識的培養。當孩子生活的一切都被機械式的安排以後,是不可能主動去挖掘身邊的美,體會到身邊的美的。正如席勒在《美育書簡》中指出的那樣,“人類存在著感性和理性相脫離的現象:感性脫離理性使人變成動物;理性脫離感性使人變得僵死。”而現在的時代,在競爭壓力之下,就是理性至上的時代,家長、老師從小給孩子的教育就是偏理性的教育。本來各種培訓班裡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