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quot;的功能在於區別是與非,用以作為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獲得“智”的途徑是努力學習。當然,由於構建其道德體系學說的需要,儒家把智的範圍給縮小了。“智”豈止是簡簡單單的認識是非、區分是非之用,凡認識、領悟任何東西都離不開“智”。當然,儒家到時看到了人之所以與萬物不同,成為萬物之靈,就在於人有“智”,甚至把“智”看成人的規定性屬性。
“智”是不是人的規定屬性,有待商榷,但“智”使得人成為萬物之靈是毫無疑問的。甚至我們可以講“智”更是使人成為人中之靈人的必要條件。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之人,除了勤學刻苦以外,恐怕更多的還是其不同常人的靈性、有悟性使他們成功。即使是不像儒家一樣重視“智”反倒主張愚民政策的道家和法家,本身也是很有智慧的人,沒智慧怎麼能構建他們的理論體系,又怎麼知道愚民政策為何物?他們不但不愚,反倒是“大智若愚”。只不過是主張老百姓愚罷了,換言之,就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而已。
時至今日,我們對於“智”的理解已不必停留在儒家的區分是非善惡上,對其作用也不必停留在對道德的構建上。 從古今中外有傑出成就的人身上,我們不難發現,他們之所以取得成功與他們有著高於同時代人的靈性和悟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於同時代人的靈性和悟性才應該是“智”。對於“智”的理解很重要,否則我們就容易把“知識”等同於“智慧”。知識只需透過努力學習就可以獲得,但智慧一定要有靈性和自己的感悟;知識學到以後還是別人的智慧,但智慧一定要把學到的別人的智慧轉化為自己的感悟,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其實也是“知道份子”與“智者”的差別。“知道份子”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典型的“死讀書、讀書死”,而智者能夠把別人的知識、智慧變成自己獨到的見解、自己的智慧。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成就,但往往適得其反,很多孩子苦個半死但成績就是上不去,成績上去的有的孩子你又會困惑怎麼感覺讀書讀呆了,毫無創造力。問題出在哪?就出在家長把孩子培養成為知道份子去了。其實就悟性和靈性而言,孩子要遠遠勝過父母,因為孩子往往有著難能可貴的純真,這份純真會使得他們有著成年人無法比擬的天馬行空的想法,這些想法就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源泉,而想象力和創造力就是靈性和悟性的表現。孩子天生就具有靈性和悟性,很多時候就是被父母給扼殺了的。
回頭想想,當孩子說出一個你認為不合常理、不合科學的話的時候,你有沒有馬上告訴孩子,“這怎麼可能呢?”然後又是一大通“知道份子”口吻的話,讓孩子以後不敢再說。怎麼就不可能呢?人類歷史上,很多天才的構想剛剛講出來的時候會有多少人認為可能呢?哥白尼的“日心說”不也曾被認為是歪理邪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剛剛問世又有幾人能理解?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一開始不也遭人取消?愛迪生更是因為想法太天馬行空導致老師認為他是在搗亂而不得不離開學校。還好愛迪生遇到了一個懂得發掘孩子天性、培養孩子天性的好媽媽,使得其才華不至於最終被湮沒掉。但很多孩子卻因為遇不到這樣的好家長,又遇不到好老師而把創造力給毀了。我到不是說孩子的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就一定會在未來成為可能,但我們一定要重視家長這個時候的引導直接決定孩子的靈性和悟性的形成。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以“知道份子”的口吻來教育孩子就會讓孩子漸漸覺得他在方面面前講的都是錯的,以後,就不敢再講,進而變成不想再想,時間長了,不呆可能嗎?
如今的社會,不可能再玩“愚民政策”,國家也都重視國民素質的提高,尤其注重創新精神的培養。家長也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從小就注重給孩子培養讀書的習慣,但卻往往忘了“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個道理,忘了告訴孩子在讀完以後想一想有沒有與作者不同的看法,或是對某一問題的解決你有沒有比作者更高明的見解和方法。其實很多時候有的孩子是會有不同的看法的,可當跟父母講了以後,馬上就又會被父母以“知道份子”的口吻給駁斥,這樣一來,孩子下次還會願意找你談自己的見解嗎?時間長了以後,孩子還會對作者的見解提出質疑嘛?
還有的家長,從小就教育孩子,一定要聽老師的。當孩子回來說到與老師不同的見解的時候,馬上告訴孩子老師的才是對的。當然,可能家長考慮到了維護老師的尊嚴、教育孩子尊重老師這一點,但尊重老師與和老師見解不一樣本身就是兩回事嘛,“師不必賢於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