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3/4 頁)
我?”
袁氏笑道:“侯爺過慮了,以皇上的性情,還做不到這一點。他大概只是不希望在大婚之前再生波折吧?若是夫人這三個月不在京中,沈家父女又能做什麼呢?他們如今早已成了過街的老鼠,連舊日與沈翰林相交莫逆之人,也視他們如瘟疫,避之唯恐不及。皇上雖然在官司上幫了他們一把,卻也沒再做別的。只要夫人不在,他們就無計可施了。待十月夫人回京,大婚在即,諒他們也不敢胡來。大婚一過,您再把夫人接回杭州去,後面的事就好辦了!”
章敬神色漸漸放鬆下來:“你說得有理,就這麼辦!”看了看一雙兒女的方向:“兩個孩子是留在京中好呢,還是帶著一起去?我想……不如就等到他們母親身體不好時,再接他們過去得了。這樣一來,既不會耽誤文龍的功課,也能避免他們壞事,而且還能讓他們替我在老人面前盡孝,順道幫著管管家。他們也大了,正該歷練歷練,試著獨當一面。”
“侯爺英明。”袁氏柔柔地笑著,“妾身還有一個想法,既然您要出京了,不如去南鄉侯府探望一下老太爺吧?再者,二老爺與四老爺也高升了,不日就要離京,您身為長兄,也該祝賀一聲才是。況且您這一走,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總要跟老太爺打聲招呼的。”
“你說得對。”章敬挺直了腰身,“正該讓人知道我對老父還是很孝順的,與兄弟們也十分親近,省得我一走,京中就傳起荒唐的流言,有損我的清名。”
章敬更擔心自己的名聲,但南鄉侯府中,章寂、章放與章啟父子三人說起他這項任命,反而是對他自身安全的擔心更多些。
章寂有些懊惱:“我原想著,給他尋個離京城不遠不近的地方待著,做一任都指揮使。好歹把這幾年先混過去了再說,不想皇上最終給他定的是浙江——那裡可是馮老賊的地盤,還不知會有什麼危險呢,若他此去有個萬一。豈不是我這老父害了他?”
章放不以為然地道:“父親多慮了,大哥在遼東那地界對著凶神惡煞的蒙古人,也沒吃過大虧,幾個馮家的殘存爪牙算什麼?當初馮家全盛之時,都不曾傷得大哥分毫,難不成如今他家覆滅了,反而能害了大哥不成?父親只管放心就是。”
章啟則安慰老父:“大哥並非在浙江單打獨鬥。皇上已經派了好幾名新任官員去浙江上任,正好與大哥相互扶持。況且大哥又帶著遼東時調教出來的親兵,個個武藝不凡,自當能護得他周全。饒是那些殘餘的馮家爪牙再猖狂,面對大哥這樣的猛將,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再說,如今馮家已一敗塗地,新君繼位數月。局勢也穩固下來了。他們不想著如何洗脫罪孽,保全身家性命,還要作亂。難不成是嫌命太長?”
章寂的憂心略減輕了些,又問:“我方才聽你說起新近調任浙江的官員名單,似乎聽見了卞大人的名字?”
章放笑說:“可不正是他?說起來他有些委屈了,他在廣州任上也頗有建樹,只是以穩固後方為主,聲名有些不顯,此番進京,也不曾得了升遷,反而是平調到浙江任從三品的指揮同知,與從前在廣州時差不多。不過大哥若能得他相助。倒是能省下不少力氣,難得他是個又能幹又信得過的人。”
章寂卻對這句話心存疑慮,不曾出言附和——那位卞大人,可是燕王的耳目,能幹是真的,信得過卻未必。但他想到長子同樣投向了燕王。浙江一地最大的問題又是馮家的殘餘勢力,想必燕王不會給長子添麻煩,便對章放道:“你可知道卞大人在京城於何處落腳?改日給你大哥引見引見,日後他們在一處共事,也好有個照應。”
章放本就與卞大人交好,連忙答應下來。
章寂見他這樣,又嘆了口氣,頓了頓才道:“卞大人調去浙江,你卻回廣東任職,日後沒有他在旁扶持,只怕行事就沒從前那麼順遂了。”
章放笑著說:“您也太小看兒子了。兒子好歹在嶺南待了幾年,又參加了安南之戰,與那邊的大小武官們都打過交道,便是沒了卞大人扶持,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別說兒子在那邊有些根基,即便是沒有,難不成就做不了這個官了?那還不如回老家種田去呢!”
章寂啞然失笑,也覺得自己有些杞人憂天。
章放又道:“兒子接了任,最遲在京中過完中秋,也就得赴任了,怕是趕不上皇上大婚。兒子這一去,不定幾時才能回來,因此……想要把二丫頭和周姨娘也帶過去。兒子有心將二丫頭許給柳家,等年底她孝滿,就打算把婚事定下來,最遲明後年就給他們完婚。父親覺得如何?”
章寂緩緩點頭:“柳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