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2/4 頁)
計劃中的重要一環,如果因為他們的一點私心,導致立後之事生出波折,直接就會影響到李增的親妹妹燕王妃日後的地位。兩害相權,他們也只能忍了。
塗氏哽咽著安慰長子:“不要緊的,章家大姑娘我們也算熟悉,她雖有個不好的母親,行事又不若從前那般天真爛漫,但至少她一心要保這門親事,對伱是一往情深……”
李玖咬牙:“若她果真如此,倒也罷了,聖意難違,娶便娶了。怕就怕她受了她母親的壞影響,進門後會擾得全家不得安寧。想來她那母親,當年在今中不也是有名的賢惠人麼……”
第五十三章 囑咐
李家為聖意而煩躁不安之際,章家正在為聖旨歡欣鼓舞。 皇帝既然在旨意中點明瞭章李兩家的婚約,李家就不能退婚了。
元鳳喜極而泣,旋即又開始擔憂李家人會不會因此而不悅,畢竟聖旨帶了點以勢壓人的意思,文龍便安慰她:“李家人先前惱了,不過是因母親與沈家之事遷怒罷了,並不是不喜歡妹妹。他們從前對你本就看中,即便會因聖意有那麼一絲不悅,無不會視聖旨於無物。只要你將來見了他們,放下身段,好生討他們歡喜,那絲不悅自然也就消散無蹤了。”元鳳聞言轉憂為喜。
袁氏也在旁高高興興地勸慰元鳳,心裡卻猜想,這大概就是燕王想出來的法子了吧?既能保住章李兩家的婚約,又不會將火引到自己身上,李家人要怨,也會怨下旨的皇帝,倒是不愁他們會因為家中出了另一個皇后而背離燕王一系了。
章敬倒是靜坐不語,低著頭,不知在想些什麼。兩個孩子只顧著高興,一時沒留意到他,袁氏卻很快發現了,來到他身邊輕聲問:“侯爺,您在想什麼?”
章敬悶聲道:“沒什麼,我只是覺得……皇上今日好生古怪。”
“古怪?”袁氏不解,“怎麼個古怪法?皇上既然看重夫人這個姨母,若知道了大姑娘與李家之間有婚約,自然會替大姑娘撐腰的,咱們大姑娘,可是夫人的親生女兒。”
“那究竟是誰把這樁婚約告訴他的呢?”章敬道,“為了以防萬一,他身邊侍候的人,燕王夫婦是精心挑過的,絕不會讓多嘴多舌的人到他跟前。這婚約連胡四海都不曾聽說過,又是誰這般多嘴?”
袁氏笑道:“且不論是誰,皇上看來並不曾起疑心,便是知道了也不打緊。說來我們兩家遲早要成姻親的。皇上到時候自然會知道,如今不過是提前幾個月罷了。”
章敬抬起頭:“不只是這樣,今兒散朝後,皇上召我入宮說話。問起沈氏的病情,我回答說,她病得不輕,上回只是強撐著進宮,又不想皇上擔心,才故意說大話稱自己已經有所好轉罷了,其實回到家後病情就惡化了。恐怕難以再次進宮——若是在從前,他必然會十分著急擔憂,馬上命太醫隨我回家為沈我看診,可他今日……居然只是笑笑,還說沈氏只是太過擔憂孃家人了,只要她想通了,病情自然也就好轉了,完全沒提到診治醫藥的話。難道不古怪麼?”
果然古怪。袁氏也有些茫然不解:“莫非是皇上誤會夫人只是在裝病,為的是要他答應納沈家姑娘進宮?”
章敬與她對望兩眼,都百思不得其解——他們哪裡知道。這是朱翰之進的讒言生效了,皇帝根本就認為沈氏的病情確實已經大為好轉,章敬之所以說她病重,不過是要攔著妻子進宮與皇帝見面,進一步提出更荒唐的請求罷了。皇帝自以為體恤姨父的苦楚,也讓自己避免了無法拒絕的麻煩,卻反而讓章敬無所適從了。
袁氏苦思片刻,又道:“算了,侯爺,皇上既然這麼說了。咱們只管聽著就好。難得皇上不再過問夫人的身體,可見也不打算再召她進宮了,指不定也對夫人的一再強求覺得厭煩了呢,這不是好事麼?只可惜您馬上就要出京赴任,就怕您離開後,夫人又要重施故伎。*/。//*到時候可就沒人能攔著她了!”
“說起這個,還有一件更古怪的事。”章敬道,“皇上讓我帶著沈氏赴任,說是體恤我們一家相隔兩地多年,不忍叫我們再次夫妻分離,還讓我帶夫人到杭州看看西湖,多散散心,讓她把心放寬些,等他大婚了,再進京喝一杯喜酒。”他看向袁氏:“皇上此言……難不成真是煩了沈氏?”
袁氏聽得又驚又喜,迅速看了文龍元鳳一眼,見他們兄妹二人仍在說話,並未留意自己這邊,忙小聲對章敬說:“侯爺,要是夫人跟著出京,不就更方便了麼?”
章敬明白她的言下之意,卻並未因此而放鬆:“燕王也暗示過,可皇上也這麼說,倒讓我猶豫了——他莫非是在試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