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3 頁)
耐克的代表,他們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姚明,然後開始詢問。
“嘿,這是個耐克的派對,為什麼你穿著雙阿迪達斯?”一個耐克的經理問道。
“那是我媽媽能找到的唯一足夠大的鞋。”姚明害羞地回答。事實上,這雙舊鞋是他媽媽的一個老朋友,中國國家女籃2米03的中鋒鄭海霞送的。“我們找不到符合尺寸的其他鞋了。”第二天早上,羅茲給比弗頓的同事寫了封電子郵件,訂了一雙18號的籃球鞋。幾天後,一個裝著為NBA全明星球員阿隆佐·莫寧(Alonzo Mourning)定做的全新耐克Air球鞋的包裹送了過來。羅茲的同事吉米·秦(Jimmy Qin)把鞋送到了梅隴基地,在姚明的宿舍親手交給了他。這是一系列有著看不見的關係的眾多禮物中的第一份。
在羅茲看來,姚明的出現就像是瞎貓撞上了死耗子。在一座擁有一千六百萬人口、有著爆炸性經濟潛力的城市裡,出現了一個2米18、年僅十六歲的籃球天才。幾個月前,當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從廣東向北轉移時,耐克把自己的體育市場部搬到了上海。鄧小平為上海解開經濟開發的繩結才剛過去五年,可這座城市已經用前所未有的建設熱情吸引了全世界。
耐克在上海新的辦公地周圍,林立的建築用起重機見證了一股繁榮的景象,在十年時間裡,這座城市每十二天就建成一座新的摩天大樓(按照三十層以上來定義),每二十四小時就有一幢高樓(八樓或八樓以上)。這些充滿想像力的玻璃幕牆大樓擠走了眾多有歷史意義的街道弄堂,把居民送到了郊區新建的衛星城。甚至姚明少年時曾經訓練過的徐彙區少體校體育館,也在1996年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三十層的居民樓。但是上海很少有人會對過去表示惋惜,因為這座城市——以及一個國家——正飛速向未來前進,她們的驕傲與命運把“現代”和“發展”,變成了漢語裡最受人珍愛的兩個詞。
當然,那些詞彙在耐克的耳朵裡不亞於是仙樂。1997年時,公司鮮明、現代的風格已經廣為人所接受,一些電視臺甚至免費播放耐克的飛人喬丹廣告,用這個作為吸引其他廣告商的誘餌。然而,球鞋的銷售量增長得還是很慢,一些耐克的經理們開始想要推出更多本土明星來激起人們的愛國熱情。但是,耐克怎麼才能在將近半個世紀裡都沒有一個真正英雄的國家裡,憑空造出一個呢?
耐克的第一步是和王治郅以及兩位國家隊隊員——老將組織後衛阿的江和得分手胡衛東簽下史無前例的個人贊助合同。這份一年合同根據國際標準來說是很廉價的——差不多一年幾千美元和一些實物贊助——但這差不多就使他們的年收入翻了個倍(王治郅收入的增加比例則還要大,因為他新秀賽季的收入只有幾百美元)。更重要的是,這份合同在中國體育的盔甲上砸開了一道裂縫,這種個人英雄的地位提升,在很久以來都被視為是不合國家宗旨的。羅茲勸說劉玉民,資金不足的籃球管理層一定程度上可以用類似合同作為一種管理手段。“中國的官員們一直在尋找一把管理球員的利器,以此來激勵、管理、懲罰和獎勵他們,”羅茲說,“我們想讓他們明白球鞋和個人合同能夠成為這樣一種工具。”這是不平凡的一步:代表資本主義的耐克一下子成了社會主義體育系統的一部分。
第六章 新一代傳教士(7)
1997年早期,耐克推出了一系列以三名中國球員為形象代表的平面和電視廣告。名為“本土英雄”的商業活動是為了激發中國人的自豪感而設計,羅茲對這種結合了本土明星和鮮明的美式廣告的宣傳方式非常自信,認為必定能夠在中國民眾裡贏得共鳴。在王治郅出演的廣告裡,這個2米16的軍人像座山一般把每一個飛向籃筐的球扇飛。畫外音響起:“最高的山峰並不都在西方。”
不過中國人並不買賬。“反饋回來的觀眾調查都是:‘假的。’”羅茲回想道,“他們都說:‘我們知道運動員在耐克廣告裡都必須是真正的明星,那為什麼你們要欺騙我們?’我們被震住了。”耐克很快撤下了“本土英雄”活動,重新採用不會引起爭議的邁克爾·喬丹和“真正”的NBA球星為宣傳形象。“很明顯,”羅茲說,“中國球員在世界舞臺上沒有競爭力的概念,在他們中真正有人能去NBA打球之前是不會消失的。”
這個任務在目前對羅茲來說是一片迷茫。他必須找到並且培養一個有天賦的球員,並指給他那條通向NBA的漫漫長路——還要讓他一直穿著耐克的鞋子。第一個進入NBA的中國人必然立刻會成為一個偶像,這